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一篇翻译实践报告。在本次翻译项目中,笔者选取了在菲志愿服务期间一系列外事活动相关材料作为翻译文本。全文共包括六类文章,分别为红溪礼士大学孔子学院概况、孔子课堂申请书、贺信、发言稿、红溪礼士大学孔子学院五年回顾和红溪礼士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五周年庆典会序。该翻译项目汉字总达一万五千左右。翻译任务既有英译汉也有汉译英。译文一部分登载在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特刊《茉莉芳菲》的电子书上。而其余部分存档在本部资料库,作为中英对照文本(纸质与电子)供需要的读者参考。本翻译报告首先通过引言简略地对翻译任务、翻译背景和本文结构进行描述。随后对翻译过程进行了描述。接下来为本报告的主要部分,对个别案例进行分析。最后,笔者对翻译实践进行了总结。现如今中国的外事活动越来越多,外事文本的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相应的,社会上也越来越需要外事翻译人才。正所谓“外事无小事”,由于外事翻译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有时候只是对个别词汇的翻译就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政策、立场、声誉及经济利益。(胡颖,2007,26)然而系统介绍外事翻译的文章却很少。本文希望通过结合翻译理论,对自己的外事翻译实践进行总结。本文的创新点不在于理论创新,而在于作者的原创性翻译。通过撰写翻译实践报告,笔者希望能够对外事翻译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能够对外事活动翻译实践做出绵薄贡献。在该实践报告中,笔者先学习了外事翻译的重点难点,选择一定的翻译技巧后对个别案例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案例时,根据词语、句子和篇章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笔者锻炼了翻译能力,收获了经验,更找到了自身的不足。笔者的体会有三:一是译前准备的重要性,二是要及时记录翻译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三是要用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