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碳纤维复合筋与全珊瑚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love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远海岛礁工程建设中,以珊瑚碎屑作为粗、细骨料,海水拌合制备而成的全珊瑚混凝土,可以实现就地取材、节约成本及缩短工期的目的。但珊瑚骨料及拌合海水中含有的大量氯离子以及湿热海洋环境导致的钢筋锈蚀问题,是困扰珊瑚混凝土工程应用的最主要障碍。而采用高强、轻质、耐腐蚀等特点的FRP筋替代钢筋虽然可以有效解决钢筋锈蚀问题,但由于FRP筋质脆、低弹模、价格高等特点,易使结构挠度变形大,发生脆性破坏,致使其在工程应用中难以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因此,以高弹模、延性好、耐腐蚀、极限强度高等特点的钢-碳纤维复合筋(Steel-carbon fiber composite Bar,简称SCFCB)替代钢筋和FRP筋,可以很好的解决钢筋锈蚀导致的耐久性问题和FRP筋低弹模引起的脆性破坏问题。由于SCFCB与珊瑚混凝土间粘结性能是SCFCB珊瑚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力学行为之一,然而对这一力学行为研究的缺失,严重影响了SCFCB珊瑚混凝土结构的计算和性能分析。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试验方法下SCFCB与全珊瑚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以及通过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对SCFCB粘结应力沿埋长分布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中心拉拔试验,对SCFCB与全珊瑚混凝土间粘结性能进行研究,包括粘结破坏形态及机理分析,以及影响粘结性能的因素等。研究结果表明,SCFCB与珊瑚混凝土的粘结破坏受力过程、粘结滑移曲线、粘结机理、破坏形态与FRP筋-普通混凝土、FRP筋-珊瑚混凝土较为接近,各因素中,粘结长度、珊瑚混凝土强度、骨料特性、SCFCB直径及表面状况对粘结性能和破坏形态影响较大,且SCFCB与珊瑚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优于纯CFRP筋。2.通过梁式试验,对不同直径的SCFCB-珊瑚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曲线特征、破坏形态及机理进行研究,并与中心拉拔试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梁式试件的粘结滑移曲线特征与中心试件类似,但试件劈裂破坏时的平均粘结应力要低于中心试件;箍筋对其左、右半梁复合筋的粘结性能影响不明显。3.对SCFCB粘结应力沿埋长分布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试验加载初期,埋长范围内的粘结应力峰值主要集中在加载端附近,在自由端附近处的粘结应力较小;随着荷载的增大,粘结应力峰值逐渐向自由端漂移,粘结应力曲线呈凸形,中间高,两边均匀分布。
其他文献
青光眼是全球排第二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提示,到2020年,全球约有8000万青光眼患者,中国有2200万青光眼患者。广东斗门、新会;北京顺义等地区的调查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186-01  摘要:保护环境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人人参与。更应该注意的是环境教育不应仅是环境科学知识的简单传授,而应着重于观念的确立和习惯的养成。结合现行科学教材和小学生特点,我进行了以下
1. Introduction  Since the discovery of the first organic light emitting polymer in 1991, research in this area has been mainly focused on conjugated organic
期刊
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在清醒下纤维光导喉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引导插管中的效果。方法 30例烧伤后面颈部瘢痕患者静脉注射咪唑安定1 mg及舒芬太尼5 g,使用气驱雾化吸
目的 观察脂微球载体前列素腺E1对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40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除常规强心、利尿治疗外,给予Lipo PGE1 10μg/d,治疗10d。对照组34例用
为解决月球货运飞船采用的低能返回轨道对初值极为敏感的问题,研究了月地低能返回轨道的最优控制问题。首先基于椭圆四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月地低能返回轨道的动力学特性;进
采用不同浓度的镉处理白三叶和马蹄金种子,研究两者萌发阶段对镉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镉浓度低于5mg/L时促进了白三叶和马蹄金种子的萌发。镉浓度为10mg/L时,白三叶发芽率和活力
目的探讨皮质酮复合丙泊酚对大鼠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21 d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6):对照组(Ⅰ组)、丙泊酚组(Ⅱ组)、皮质酮组(Ⅲ组)及丙泊酚+皮质酮组(Ⅳ组),分别以0.9%氯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血管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将200例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保留子宫血管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A组,84例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52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咪达唑仑组和丙泊酚组,各26例。观察两组药物达Ramsay分级IV级所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