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川椒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和预防其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川椒方防治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治疗性研究和预防复发研究两部分。治疗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和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口服川椒方)和对照组(点奥洛他定滴眼液),共纳入102例(204只眼),治疗28天,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4天、28天评价眼部症状、体征和眼外过敏症状,统计分析两组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8天检测血清P物质和IgE、泪液P物质水平,进行统计分析。预防复发研究:(1)将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随防2年,观察第二年同样发病季节,有无复发及复发后症状、体征;(2)第二年对纳入的患者在复发前7天分别给予川椒方和奥洛他定滴眼液,连续用药14天,定期随访并记录有无复发及复发后症状、体征,统计分析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性研究:(1)基线情况:两组一般情况及治疗前病情程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2)眼部症状、体征改善比较:同组不同时间点的比较:两组治疗后眼部症状、体征评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改善眼部症状、体征。相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眼部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后4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5),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眼部体征评分比较,治疗后2周、4周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眼部总积分(症状和体征)比较:治疗后2周、4周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眼部总体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眼部总疗效比较:治疗后1周、2周、4周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5)眼外过敏症(鼻部症状)评分比较:治疗组鼻部评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各随防时点,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治疗组可明显改善鼻部过敏症状。(6)泪液、血清P物质和IgE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泪液中P物质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P物质、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均p>0.05)。2.预防复发研究:(1)第二年未提前用药:治疗组复发率61.1%,对照组复发率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第二年提前用药后:治疗组复发后眼部症状、体征评分较第一年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复发后眼部症状、体征评分较第一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复发率55.6%,对照组复发率5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6)。3.安全性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眼部及全身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川椒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奥洛他定滴眼液。2.川椒方可有效减缓过敏性结膜炎复发的症状、体征,对预防过敏性结膜炎复发有一定作用。3.川椒方可有效缓解过敏性结膜炎伴发的过敏性鼻炎症状。4.川椒方和奥洛他定滴眼液均可降低泪液中P物质的水平;川椒方还可以降低血清中的P物质和IgE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