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状二硫化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上的应用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一直是困扰现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解决这两个重大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条途径,即寻找更清洁更有效的新能源和开发新的能源利用方式。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的良好的储能装置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功率密度大、能量密度高、充放电速率快、循环时间长、绿色无污染等。它可以有效的捕捉在工业生产和汽车运行过程中溢出的能量,并且在合适的时间释放出来,有效的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和避免了环境污染。因此,近来对超级电容器的研究成为了科学界的热点。发展高质量的超级电容器关键在于寻找具有优异性能的电极材料。二硫化钼材料具有特殊的二维层状结构,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较高的理论比电容,然而二硫化钼多是简单的层状结构,三维结构的二硫化钼较少被研究。本文通过简单的模板法制备出了具有孔结构的三维二硫化钼微球,并使之与PANI、Ppy和石墨烯进行了复合,得到了几种具有良好性能的复合材料。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以纳米二氧化硅为模板,通过溶剂热法合成球状含孔的二硫化钼微球,对球状含孔的二硫化钼微球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二硫化钼微球的孔状结构及其表面的规则的褶皱形貌可以为离子导电提供很好的场所。经测试在电流密度为1A/g时,球状含孔的二硫化钼微球的比电容是103.9F/g。导电性良好,在循环500次之后电容剩余75.9%,表明球状含孔的二硫化钼微球是一种很好的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  (2)以球状含孔的二硫化钼微球为骨架,利用原位法合成了MoS2/PANI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二硫化钼微球的特殊的孔状结构及其表面的规则的褶皱形貌能为PANI的原位生长提供很好的活性点。PANI包裹二硫化钼微球可以形成较多的孔隙,这为电极材料在电解质中的电容反应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可以明显的增加材料的导电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A/g时,MoS2/PANI复合材料的比电容是431F/g。循环500次之后,比电容剩余82%。这表明MoS2/PANI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3)以球状含孔的二硫化钼微球为骨架,利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和成了MoS2/Ppy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表征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球状含孔的二硫化钼微球特殊的结构为Ppy的生长提供有利的场所,制备成的新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避免Ppy的膨胀和降解,孔隙和空穴结构可以储存一部分离子,使得电解质离子在反应的过程中扩散速率加快,有效的提高了其导电性能。在电流密度为在电流密度为1A/g时,MoS2/Ppy复合材料的比电容是425F/g,循环500次之后,电容剩余92%,这说明MoS2/Ppy复合材料是一种很好的赝电容电容器电极材料。  (4)以球状含孔的二硫化钼微球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了MoS2/rGO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表征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球状含孔的二硫化钼微球的加入可以很好的防止石墨烯的团聚,形成一种宽松的有利于离子和电子在活性物质中移动和反应的结构,提高了石墨烯的利用率。具有良好导电性和电容性能的二硫化钼与石墨烯的协同作用很好的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在电流密度为1A/g时,MoS2/rGO复合材料的比电容是241F/g,循环500次之后,电容剩余95.8%,说明MoS2/rGO复合材料是一种很好的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
其他文献
本文设计制造了一套满足中试生产要求的钛合金生物医用材料的产业化设备。设备按功能共分为六个部分,即电路控制系统,溶液反应系统,超声波清洗系统,吹风干燥系统,仿生生长溶
层状钙钛矿结构化合物一般是由四方或六方钙钛矿层与岩盐层交替排列构成,这种结构既有可能在A、B格位上进行元素取代,也可以在层间插层,因而可以拓展钙钛矿结构相关化合物应用范围,目前在巨磁阻、光催化、光致发光、气体传感器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合成了三种已知结构的层状钙钛矿结构化合物,研究了其插层剥离的工艺及掺杂后的发光、湿敏性能。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组成为K(K_(1.5)Eu_(0.5))Ta_3O
自2004年Geim等人发现石墨烯以来,这种新型碳材料已经成为新材料和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氧化石墨烯(GO)表面拥有着大量的羧基,羟基和环氧基官能团,容易对其表面进行修饰,石
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 L.)又名海蓬子,是一种藜科(Chenopodiaceae)一年生茎肉质化的双子叶草本植物,生长在潮湿的盐碱土上,种子含油量高,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盐角草是一
过渡金属氟磷酸盐在锂离子电池、多孔吸附、磁性和催化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过渡金属氟磷酸盐体系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却因合成方法上一直未有突破而进展缓慢。由此,本文作者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软件开发、软件设计、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的综合性学科.文章在分析现有软件工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基于敏捷开发的软件工程教学
本文主要针对某省电力企业为提高配网不停电作业整体管理水平以及作业技能进行探讨,借助进一步提升地县一体化配网不停电作业管理,提升作业计划控制以及资源调配力度等方法,
本文首先研究了宽带蓝色材料二(2-甲基-8羟基喹啉)(4-苯基-苯酚)铝(BAlq)和9,10-二萘葸(ADN)合成工艺和材料的光电特性。在此基础上以ADN作为掺杂主体的发光层,分别制作了绿色,
在海南岛新村湾海草床采集泰来藻(Thalassia hemperichii)和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样品,研究在不同浓度的Cu和Pb胁迫下,其根、茎、叶对该两种典型重金属累积的化学形态;结
“智能材料”的概念源自于大自然中各类生物体,能够模拟、模仿,乃至最后制备仿生材料一直是人类自有科学以来追逐的目标。随着人类对微观世界认知能力不断加强,使得人类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