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己进入由公众参与为主要特征的web2.0时代,这种广泛的公众网络参与已全面触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这些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作用。但是与现实生活中公众的参与相比,公众网络参与有其特定的内涵与特征。
从理论上讲,web2.0时代公众网络参与是指普通个体网络参与者在web2.0网络空间中创制内容、生产信息,以期实现互联网空间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分享与最有效重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表现出公众协同作业、自愿实名和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反思意识等与先前网络参与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则在自我信息发布、社区交友、P2P文件交互、wiki文本协作等web2.0时代公众网络参与的具体实践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都有其两面性特征,网络技术也不例外,随着其发展和普及,它的“双刃剑”作用也不断显现:公众网络参与一方面有助于对公权力进行积极地监督和制约,促进政府工作的廉洁与高效,有助于“草根”文化的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的内容,能够为电子商务提供了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公众网络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政府公信力,增加政府行政成本,有时还会导致公共机构或个人的信息泄露,有时甚至会引起网上虚假信息蔓延。
综上对web2.0时代公众网络参与的利弊分析,本文认为web2.0时代的网络参与为公众提供了一种表达自我意愿和创造自身价值的工具,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反映出现实中公众网络参与过程某些方面的缺失,要趋利避害,发挥web2.0革命的作用,确保其成为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这就必须从网络参与主体的素质、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作用以及对门户网站的监管三方面着手,规避公众网络参与的负面效应,推进公众网络参与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