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效果却并不理想,农村金融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农村正规金融未能充分发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如何构建与农村金融市场相吻合的农村金融体系,从而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乡村社会资本的视角对农村正规金融体系的演进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理论与文献回顾梳理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持点。即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借贷双方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信息不对称。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资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通过阐述中国农村社会资本的历史变迁,总结其典型现状特征,以厘清对农村正规金融体系的构建具有内在规定性的社会资本环境;再次在现有理论和现状总结的基础上梳理乡村社会资本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机制框架。金融市场中的各种金融体系与中介的产生与演进,要依赖于具体的经济环境中的信息结构,即内生于经济信息环境的规定性。社会资本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环境中的信息结构,因而农村金融体系与中介的构建应该建立在充分放映社会资本结构所决定的信息结构的基础之上;进而利用计量建模方法建立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通过确定合适的解释变量,并控制影响农村金融绩效的其他因素,重点关注社会资本对农村金融体系绩效的影响验证,验证社会资本影响农村金融发展机制的有效性。
最后针对前面的分析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对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重构的几点建议:放松管制和行政干预,建立农村金融中介主体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自主性;培育现代社会资本,跳出金融发展金融;基于农村社会资本状况培育新兴农村金融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