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布雷顿制冷循环的性能特性及其优化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uz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雷顿循环是一种常见的典型循环,布雷顿热机循环被广泛应用于蒸汽动力厂和航空推进系统;布雷顿制冷循环在普冷和深冷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温度越低,制冷工质的量子简并性越强。因此,必须考虑工质的量子特征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像其它热力学循环一样,对量子布雷顿制冷循环的研究不仅在理论研究上而且在实际应用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将有助于低温制冷技术的发展。 本文研究以理想玻色气体和费米气体为工质的量子布雷顿制冷循环的性能特性。在第二章中介绍理想玻色气体和费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指出了玻色气体由于存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一些典型的热力学循环(如Carnot循环、Otto循环、Brayton循环、Ericsson循环、Diesel循环和Atkinson循环),循环不能跨越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温度点。在第三章中建立以理想玻色气体为工质的不可逆回热式量子布雷顿制冷循环模型,应用量子统计理论和理想玻色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导出制冷量、回热量、输入功和性能系数等重要参数的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循环的一些重要的性能特性曲线,分析了循环的不可逆性和回热特性对玻色布雷顿制冷性能的影响。在第四章中建立不可逆量子布雷顿制冷循环模型,研究了有限速率热传递、工质的量子简并性和内不可逆性对以理想量子气体为工质的量子不可逆布雷顿制冷循环的优化性能的综合影响,得到了循环的一些优化判据。结果表明,以理想费米气体或理想玻色气体为工质的不可逆量子布雷顿制冷循环的优化性能是不相同的。本文所得结论可对气体制冷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对极低温下的气体制冷机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人们利用由特殊的人工微结构单元组成的亚波长微结构获得了许多有趣的光学现象,例如超透镜(superlens),负折射现象(negative refraction),光学非互易衍射(nonrecprocal
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它在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编码及量子纠错,量子计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多粒子纠缠在量子态工程中发挥了更重
作为一种超薄的而且仅有单原子层厚度的二维纳米材料,自2004年在实验室通过机械剥离法获得以来,石墨烯掀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潮。由于石墨烯太薄仅有单原子层厚度,因
本文首先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HO) NH分子混合团簇的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和频率分析,得到一些稳定的结构,通过能量和氢键强度的比较,确定出团簇的最稳定结构.这与
量子信息是二十世纪末诞生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将量子力学与计算机、信息等科学结合起来,致力于构建新型的更加有效的计算机以及更加快捷方便的通讯体系,它的出现为人们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