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公共空间成为人们日益关注和迫切需要提高其品质的空间类型,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公共空间的品质,课题希望借鉴国外的使用后评价理论机制,从使用者的角度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评价,做到真正的公众参与,再将评价信息反馈到实际操作中,使得公共空间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在总结了国内相关课题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本课题试图探索出一个建立在环境艺术理论基础上的城市公共空间评价方法。研究的过程主要采用理论推演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在理论方面,课题沿着“人—环境”的大方向对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开展使用后评价,确定了以视觉形象和使用功能作为两个焦点评价内容,初步推演出一个从使用者角度出发的主客观、量化与非量化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在这个大的方法模式下,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各种具体方法与技术的结合使用。其中,全文的重点是试图在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方法体系中构建一个符合两个评价旨趣的评价因素集,论述的内容包括评价因素构建的理论与过程,因素标准的具体分析,以及其核心部分——因素的权重分析。在实证研究方面,文章的附录部分用一个典型城市公共空间案例——上海市徐家汇公园,对正文部分初步推演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应用与效验,通过实际案例应用所得出的结论论证出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