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传感器图像联合目标检测及系统实现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ia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传感器信息处理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战场监视、工业过程控制、遥感和图像处理等诸多领域,在民用和军事领域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仅靠单一传感器只能获取目标或场景的某个方面的信息,无法对目标进行精确、全面的表述。在这样的背景下,多传感器信息联合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多传感器信息联合处理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多个传感器获取目标或场景的全面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组合,获得目标的一致性表述,提高所得结论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利用来自多个传感器的图像进行联合目标检测,是多传感器信息联合处理技术的一个热门应用,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图像信息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多传感器图像联合目标检测中,各单传感器图像目标检测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联合目标检测效果,因此对单传感器图像目标检测算法的研究必不可少。如何将多个传感器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组合,则是多传感器图像联合目标检测的重点所在。本文以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高光谱图像为对象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研究:首先研究了SAR图像的双参数恒虚警(CFAR)检测算法和高光谱图像的RX奇异检测算法。实验表明,上述两种算法在单传感器图像目标检测中均有较好的表现,但各自的缺点也很明显。然后深入研究了D-S证据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双传感器图像联合目标检测算法。实验表明,在虚警概率为10-3数量级条件下,联合目标检测算法的检测概率达到84.51%,比仅用高光谱图像和SAR图像进行目标检测,检测概率分别提高了11.27%和19.72%。最后在理论算法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双传感器图像联合目标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模拟数据源模块和联合目标检测模块两部分组成。模拟数据源模块以FPGA为核心,主要负责在不同系统状态下的图像数据传输和存储;联合目标检测模块以DSP为处理核心,主要完成双传感器联合目标检测算法的硬件实现。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USB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9MB/s,硬件实现图像联合目标检测算法耗时17.3s,联合目标检测概率比单传感器检测提高至少12%,以上指标均达到系统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激光测距系统抗杂光干扰的性能,改善多系统联合测试或存在其他激光脉冲信号的背景环境下系统测量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DMA的跳频调制扰算法,并以FPGA技术为核心,设
所谓信源信道联合编码,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综合考虑信源、信道因素的编码设计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在保证一定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更加简单、更加经济
无线网络规划是整个无线网络工程的前期工作,它在整个网络工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好坏直接影响到运营商对网络的投入,网络能提供的服务质量以及网络的发展潜力。因此
为了满足现代高性能导航系统高精度和低成本的双重要求,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导航系统的可靠性和定位精度。本
为了提高蓝牙Ad Hoc的建网效率,填补蓝牙技术与传统无线移动Ad Hoc按需路由协议不兼容的空缺,首次提出了基于蓝牙技术的AODV路由协议算法(BAODV:Bluetooth AODV);把蓝牙底层
Ad Hoc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临时性多跳自组织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随着Ad Hoc网络传输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增加,要求网络支持服务质量(QoS)。然而Ad Ho
P2P框架由于没有集中的服务器管理,具有扩展性好,网络健壮性强和容错性好等优点,将P2P系统框架应用到VolP会话中即P2P-SIP技术是目前业界研究的热点。SIP协议凭借其简单、易
GPS信号在经过室内环境(如室内、城市、森林等复杂环境)时由于穿透损耗、反射损耗、绕射损耗和信号衰落等过程使信号强度急剧衰减,且由于多径效应的存在,造成信号的信噪比很低,跟
在通信系统中,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通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信道纠错编码作为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受重视。1993年,Turbo码的提出,以其接近香农极限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已成为图像处理研究的热点,但是在图像特征的选取与相似性度量两方面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在研究现有图像检索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