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7N9亚型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戊型肝炎和禽球虫病是当前5种重要的禽病,除H7N9亚型禽流感外,均具有重要经济意义,而H7N9亚型禽流感是2013年初开始出现的可致感染者死亡的新型重组禽流感病毒,至今已导致一百多人死亡,具有极其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但这5种重要禽病当前在国内养禽场的具体流行情况尚未明确,因此对这5种禽病病原在全国层面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全国范围内,随机选取9省,在各省的三个不同地域共随机选择88个养禽场进行调查采样,对上述5种禽病进行病原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本文研究的病毒性禽病(均为RNA病毒),采用RT-PCR方法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样品进行克隆测序,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球虫病则采用经典的镜检方法进行检测,确定感染虫种及感染程度。结果显示,调查的88个养禽场中,没有检出H7N9亚型禽流感阳性;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和禽戊型肝炎病毒经测序显示均为假阳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在60(68.18%)个养禽场中检出阳性,且9省均有分布。本试验共获得126条IBV的N基因序列。通过BLAST比对,综合DNAstar软件Me gAlign进行比对分析(clustal W method)结果,本文中分离到的126株IBV的N基因序列,序列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9.6%~100%,与3株疫苗毒株(H52、4/91和H120)序列,同源性为45.2%~52.3%。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分离的IBV毒株98.41%(124/126)属于第14分支,与现有疫苗毒株的遗传距离较远,仅有分离自福建和河南的两株属于疫苗毒株所在的第1.1分支。球虫病检测显示,9个(10.23%)养禽场有阳性检出,360份样品中,共检测到18份球虫阳性样品(其中2份为多虫种混合感染),感染虫种均为艾美耳球虫属,柔嫩艾美耳球虫6份、巨型艾美耳球虫4份、和缓艾美耳球虫7份、布氏艾美耳球虫1份、毒害艾美耳球虫1份及堆形艾美耳球虫2份。检测到的卵囊量较少,均为轻度感染。试验表明:目前H7N9亚型禽流感、禽戊型肝炎和传染性法氏囊病在国内鸡群中的感染率低;IBV在国内鸡群中感染普遍;球虫病在国内鸡群中呈散发状态。本文对这五种目前常见且有较大影响的重要禽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其当前在国内的流行情况和流行株的变异情况进行研究,为养禽业及政府相关部门更好地对相应禽病进行防控和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