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我国典型的污染场地类型之一的石油烃污染场地展开研究,通过半定量评分排序的方法来筛选该类污染场地的优先污染物,并确定了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s)在我国3种典型土壤(红壤、潮土、黑土)中的土壤指导限值(SGVs),最后以贴不贴纳污泡这一典型的石油烃污染场地为案例,重点分析了16种PAHs的健康风险。本文首先在资料调研、污染物来源分析以及参考国内外黑名单的基础上,根据所确定的筛选原则,运用经筛选方法比较选定的半定量评分模式“化学品评分排序评价模式(SCRAM)”对石油烃污染场地可能存在的109种污染物质进行了评分排序,最终确定了包括16种多环芳烃、4种苯系物等在内的36种物质为石油烃污染场地的优先污染物。其次,经模型比较及适用性评价后,选定英国的污染土地暴露评价模型(CLEA)来获取土壤的指导限值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运用经参数修正的CLEA模型获取了我国3种典型土壤(红壤、潮土、黑土)中,16种PAHs在不同土地用途及有机质含量下的SGVs,并将所获得的SGVs与美国的初步修复目标(PRGs)、土壤筛选水平(SSLs)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在对贴不贴石油烃污染场地进行采样分析以明确场地内16种PAHs的空间分布特征后,运用经参数修正的CLEA模型对实际污染场地土壤中16种PAHs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口摄入是该场地内污染物的主要暴露途径。苊、二氢苊、蒽、苯并(g,h,i)芘、荧蒽、芴、萘、菲、芘等9种非致癌PAHs的危害指数及其总的危害指数均远小于1,它们所造成的危害不大;而除苯并(k)荧蒽外的其他6种物质(包括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屈、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的致癌风险均超出了一般可接受的范围(10-6),且苯并(a)芘和二苯并(a,h)蒽的单物质致癌风险甚至超出了最大可接受范围(10-4)。整个研究区域内致癌风险分布是南部及东南部最大,西部及北部次之,东部及东北部最小。致癌风险与非致癌风险分布均与污染物的浓度分布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