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演讲中隐喻的批判性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da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是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研究者们从语用学、认知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等不同角度对隐喻进行了探讨。语用学以话语分析为出发点,重点研究隐喻的情感效应和评价功能,认为隐喻具有激发听众情感的功能,因而能有效地实现说话者想要说服听众的潜在目标。语用学隐喻研究能帮助我们深入探索说话者的信念、态度和立场。认知语言学以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为代表,提出隐喻在思维层面发挥作用,其本质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隐喻可以被定义为概念域之间的系统映射,从熟悉的、具体的概念系统到陌生的、抽象的概念系统。语料库语言学以大量真实的语言实例为基础,拥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提供准确的频率统计、真实的语料和具有辅助功能的语境。这一研究方法弥补了以往隐喻研究中语境相对缺乏的不足,实现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批判性隐喻分析理论认为隐喻是有意识的语言选择的结果,对隐喻的分析能揭示语言使用者不曾明言的意图。本文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旨在对政治演讲中的隐喻进行批判性分析。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的电台演讲是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一方面,布什总统电台演讲每周一次持续8年,主题涉及面广,可以确保语料丰富详实、真实可靠。另一方面,在布什就任初期就发生了“9/11”事件,这是美国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危急时刻,语料背景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因此本研究收集了布什总统从2001年到2008年的每周电台演讲共399篇,并自行设计开发了“英语主题研究语料库”,目的在于:第一,分析布什演讲中最典型、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隐喻类型。这一部分根据源域的不同将概念隐喻分成10大类,通过大量详实的例子具体分析了每一类概念隐喻的语言特征,认知基础和隐喻含义。第二,探讨隐喻在政治演讲中的说服功能。这一部分具体包括三个层次:1)隐喻能使抽象的政治概念和政治事件具体化;2)隐喻能有效地激发和唤起听众的内心情感;3)隐喻能够通过意识形态基础、恐惧策略和语言策略等途径使演讲者的行动方案合理化。本研究相信对政治演讲中隐喻的批判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政治语篇,领悟其中的言外之意,更准确地判断演讲者的真实目的和意图。
其他文献
石化是中介语中的语言错误或者非目标语形式趋于固定和僵化的语言现象。许多研究人员和教学实践者已经对石化现象进行了各项细致的研究,假设或证明了石化现象普遍存在于第二
病人:男,59岁.因腹胀、食少半年,B型超声检查发现腹部包块入院.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消瘦.心、肺未见异常.腹胀明显,如足月孕妇,行走不便.全腹无压痛,无肌张力升高.中、下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在国际交流与协作发挥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文化价值、宗教观念和风俗习惯等。英语学习者不仅仅要学习语言本身而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