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00年来河湟谷地人类活动强度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liang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活动强度是自然环境条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自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农业利用活动通过改变地表原始覆盖而导致局部乃至全球的环境变化,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影响还将持续扩大和增强。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带来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因此,探究人类活动强度的变化有助于加深理解地理学核心命题——人地关系。河湟谷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因自然环境相对优越,成为了青藏高原人口、耕地、聚落和交通路线等高度聚集的区域之一。加之该区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区,人类活动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是开展长时间尺度人类活动研究的典型案例区。本文以河湟谷地为研究区,通过收集、整理历史文献,估算与订正人口、耕地、聚落总量及交通信息;重建了历史时期河湟谷地5个时段人口、耕地、聚落及交通分布;基于重建的人口、耕地、聚落及交通等指标,构建的人类足迹模型,估算和推演了过去2000年河湟谷地人类活动强度。主要结论如下:(1)过去2000年河湟谷地的耕地、人口、聚落和道路主要分布在湟水河与黄河沿岸海拔较低、靠近水源的区域。其中,湟水谷地人口、耕地分布较为密集,黄河谷地较为稀疏。湟水谷地的人类活动强度大于黄河谷地。(2)过去2000年湟水谷地的西宁盆地、乐都盆地、民和盆地和黄河谷地的贵德盆地、循化盆地和化隆盆地的川水地区人类活动较强。这些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力和储水性较好,适宜农业生产,人类活动强度较大;同时人类活动强度经历了从湟水谷地向黄河谷地的拓展过程。(3)过去2000年河湟谷地的人类活动强度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汉代由于农业经济比重低,承载人口有限,人类活动强度最弱,后历经唐、宋、明等多个时代的经营和开发,至清代河湟谷地耕地开垦规模、人口聚集程度、人类互动交往频繁,在历史时期达到最强。(4)过去2000年河湟谷地人类活动深受气候变化、自然灾害、战争、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气候的冷暖波动与人类活动强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暖期人类活动强度增强,冷期反之;自然灾害间接影响区域内的人类活动强度,通过对区域人口、耕地面积的影响,导致人类活动强度发生变化;不同时期政府的移民政策,是河湟谷地人类活动强度增强的主要外动力,历史上长期的移民实边政策,带来的人口和农业技术,大大促进了河湟谷地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
其他文献
氨基酸肥料被称为植物生长的天然刺激剂,被广泛用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已有研究证明了各种氨基酸肥料作为叶面肥对多种植物的影响,但氨基酸水溶肥对辣椒植株生长、生理及采后品质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中,试验1与试验2确定了不同浓度氨基酸水溶肥对辣椒生长、生理、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3研究了氨基酸水溶肥对辣椒不同贮藏温度下采后性能的影响。试验4研究了氨基酸水溶肥的采前施用对辣椒1-MCP贮藏条件下的营养
学位
随着中国体育电影的不断发展,运动员形象在影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学界缺乏对其构建的深入研究,这不利于中国体育电影的产业发展和形象塑造。在中国的体育电影,新技术和新媒体影响下日趋多元化,后期艺术及制作技术提高也会为体育电影爱好者打开新的感官体验。希望中国体育电影在运动员形象的展现上,寻找新的突破口,借鉴国内外体育电影在技术上和艺术上的经验,逐渐丰富中国体育电影运动员形象构建的类型和风格
学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核心的主题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其关于审美思想的阐释正是在追求人的自由解放的过程中得以体现。马克思在对传统西方审美思想的局限中探索人性的丰满与自由;在对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的哲学经济学批判中揭示审美的本质与内涵;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中探寻审美的规律;在面对现代物质社会的物化逻辑审美问题时,将审美真正的意义导入到了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问题中。马克思审美思想因此摆脱了传统形而上学的
学位
运动强度是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单位)的运动量。研究表明,适度的运动强度能有效提高身体机能,降低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在预防精神疾病和缓解情绪问题上也有着积极作用。但运动强度过大,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时,反会降低运动效果,使身体机能衰退,甚至危机生命安全。如何把握、控制自己的运动强度,是现在许多健身者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之一。传统的运动强度评估技术各自有着依赖经验、器械等的
学位
汉人宗族的研究是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在海外众多的汉人宗族研究中,弗里德曼、杜赞奇、濑川昌久的研究成果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对他们的研究理论、方法的继承与批判是汉人宗族研究的必经之路。对三位学者的汉人宗族研究背景和重要理论、观点的梳理,有利于形成对海外汉人宗族研究的整体性认识,发现其研究中存在的特点与不足之处,有利于推动中国汉人宗族研究的发展;从他们的研究中得到海外宗族研
学位
春社是我国古时最重要的农事祭日之一,恩施春社则是春社在恩施地区的分支,它既是恩施土家族的群体性活动,又是一种具有仪式意义的展演行为。本文从仪式观视角出发,选取恩施春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及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搜集并整理了大量资料,记录了恩施春社各项活动的情况。同时,对恩施春社的参与者、仪式符号、仪式作用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从符号呈现、内容分析、功能阐述等方面深入挖掘恩施春
学位
近年来,短视频成为一种流行的信息传播方式。手机应用和视频平台为用户提供了简单的制作工具和门槛极低的发布平台。制作并发布短视频,成为广大乡村用户进行文化自述的重要方式。在众多短视频表达中,民俗文化成为其重要内容之一。十四五规划强调“非遗新媒体传播计划”,注重发挥新媒体优势,培育塑造了一批非遗传承人品牌,推动包括非遗文化在内的民俗文化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传播。因此,研究短视频民俗文化传播的现状,进而研
学位
地方志,是指用一定的体例,系统、全面地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作为民族地区,清江流域方志内容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具有民族性和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本文主要研究清代清江流域府、州及以下行政区划的方志,涉及府志、州志、县志。通过爬梳整理,发现清代目前涉及清江流域且保存比较完整的方志共计27部。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时期
学位
日本轻小说作为日本ACGN产业中的一部分,可以改编为动画、漫画、游戏等媒介。不同媒介的传播会带动其他出版物的增长。2000年后日本轻小说及跨媒介作品开始传入我国,2010年日本轻小说开始在我国大量出版发行,并形成了完善的市场和受众。目前,还没有关于日本轻小说跨媒介传播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研究日本轻小说跨媒介传播的成功原因,挖掘成功经验,希望对我国ACGN跨媒介传播提供借鉴意义。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
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设文化强国和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举措,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肉连响”是鄂西南地区利川市土家族的传统舞蹈,是土家族在生产生活中智慧的结晶,也是区域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利川市独特的自然空间和人文生态构成“肉连响”的文化空间,具有活态传承性、地域风土性、开放共享性,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