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超过了其承载和修复能力,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危机愈发严重。生态环境的严峻性以及公害事件的层出不穷促使生态环境问题成为近年来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中提出要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由此可见,无论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还是政府实现绿色转型的需要,都对政府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治理模式未得到根本改变,已不能适应这一要求。并且,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由此,绿色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范式产生。绿色治理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宗旨,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公共事务治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前学术界对绿色治理研究的间接成果较为丰富,直接成果较少,并且研究成果存在碎片化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绿色治理概念、体系、机制、准则等方面。而对绿色治理的具体模式未进行深入探讨,本文所构建的地方政府绿色治理模式即是对致力于解决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的新时代治理模式的探索。滨海新区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综合改革创新区,旨在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城区。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建设美丽天津以来,滨海新区从污染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滨海新区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协同参与绿色治理,共同打造美丽滨海。故选取滨海新区作为案例分析。首先,本文基于绿色发展观、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和协同治理理论,通过比较分析选取SFIC模型和郁建兴协同治理模型为基础模型,按照“绿色治理动因—绿色治理过程—绿色治理结果”的逻辑,构建了地方政府绿色治理模式。其次,对该模式的构成环节即动因环节、过程环节、结果环节进行了阐述。再次,按照地方政府绿色治理模式的三个环节对滨海新区绿色治理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其问题并提出滨海新区绿色治理模式的完善路径。最后,结合滨海新区绿色治理模式对上述构建的模式进行了修正。本文所构建的地方政府绿色治理模式指以绿色发展为宗旨,由地方政府主导,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协同参与绿色治理的模式。通过对地方政府绿色治理模式的探索,旨在为地方政府实现绿色转型提供理论参考,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