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与“80后”群体价值取向代际差异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04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恰逢中国社会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大地历经了重大的社会变迁和发展。“80后”作为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已逐渐登上了社会舞台,并在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带着特有的时代烙印和鲜明的性格特征,“80后”曾被广泛批评为理想失落、信仰动摇、价值异化和道德滑坡的“垮掉的一代”。在这种代际价值取向分化甚至冲突的背景之下,价值取向之间的相互冲突与相互联系已逐渐成为部分社会学者研究的焦点。“任何有关价值取向和价值观问题的研究都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社会、民族的思想观念、文明状况、国民性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本研究所做的探索将为该领域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提供科学的研究背景,丰富相应的理论,并提供实证依据。本研究采用辛志勇修订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当代中国民众价值取向与精神信仰问题研究》课题组统一编制的《中国民众价值取向问卷》(QVOC)作为测量工具,以发放自填式问卷的形式对桂林市范围“60后”及“80后”的群体收集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包括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双变量交互分析统计等,着重考察了两年代人价值取向差异现状,并对价值取向的成因及内在逻辑进行分析,从而为社会变迁中人们如何达到价值观念的整合和稳定提供实证依据。研究发现:(1)60后群体与80后群体价值取向的总体趋势是有其稳定性特征的;但两年代人在价值取向具体维度的认同程度上则存在较大的差异。(2)较男性而言,女性价值取向受时代变迁的影响更明显,价值观念的冲突更强烈。但同时性别也对价值取向的影响表现出稳定的效应。(3)60后群体的价值取向受其教育水平的影响较小,而80后群体的则相对较大;对于过早脱离教育体系的80后青年来说,其价值取向与社会主导价值可能存在较大偏离。(4)处于不同收入层的人们其价值取向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在80后群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5)当前影响人们价值取向是经济因素占主导,政治因素正逐渐淡出历史舞台。(6)职业类型对两年代人价值取向的影响都相对较小。行业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行业内部的差距相对扩大是可能的原因。(7)60后群体价值取向更集中,80后群体价值取向更离散、丰富和多元。通过分析调研数据及查阅文献资料,本文探讨了影响两代人价值取向代际差异的原因。研究认为:两年代人相异的生理结构与心理特点;两年代人对传统的内在分歧;两年代人对西方价值观念的态度差异;两年代人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同,经历的历史事件不同,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感受力也不同,这些是形成价值取向代际差异的深层原因。最后,由实践上升为理论,认为价值取向的代际分化与代际整合是有其内在逻辑的,如果在社会转型时期能够正视价值取向代际差异,较好地处理价值取向的代际冲突,那么价值取向的代际整合就会更顺利,经历时间会更短,从而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他文献
近年来,福建省茶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成为茶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部分茶区出现毁林开荒,过度开垦茶园的现象。从而对生
沉积物硝化-反硝化作用的最终产物是氮气和一氧化二氮,能将氮素永久地移出,是水域生态系统的关键脱氮途径。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广泛的区域之一,且湖泊富营养化比例
[目的]有效去除养牛场牛尿废水中的磷,并将其回收利用,降低后续污水处理的负荷。[方法]以硅藻土作为吸附材料,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硅藻土对牛尿废水中总磷的吸附效果及影响
针对外资的大量涌入,如何更好的利用外资,如何充分吸收外资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已成为目前能否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对FDI技术吸收能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
建设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缺陷及农村金融内在的一些体制性不足,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不和谐因素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趋势。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生产过程
本文是以“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研究”为研究的主题,以北京市居住区铺装为例。在搜集、整理和分析居住区铺装学术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北京高档的居住区铺装所呈现出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去。在激烈的竞争中,我国的外贸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就必须具备强大的竞争力。纺织服装产业是我
运用录像法、观察统计法、内容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对2008年奥运会央视奥运频道上所播出的体育广告进行数据录像采集、观察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像奥运
文章采用主成份分析法,选取县域经济实力、发展能力、发展潜力三大方面共19个社会经济指标对40个福建内陆山区县域经济水平进行区分,划分为发达、较发达、次发达、欠发达4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