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资本市场在一国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日益扩大,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逐渐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焦点。对于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研究必须至少回答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作出反应;二是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角色和作用;三是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资本市场及影响程度的大小。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文献都集中在前两个问题,而对更为基本的第三个问题反而研究不够深入。事实上,对第三个问题的研究关系到货币当局是否有能力干预股市,是我们回答前两个问题的基础。因此,了解货币政策是否有能力以及如何影响资本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中央银行以及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的主旨就是运用现代规范和实证分析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问题进行研究,试图利用中国的数据对货币当局能否有效调控资本市场尝试性做答。除引言外,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 鉴于已有的理论和文献是我们研究的基础,因此我们首先对国内外的有关理论和经验研究进行了尽可能详尽的综述和评价,为我们对中国的现实考察打下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根据一般经济学原理,货币政策变化会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影响股票市场,即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股价与货币供应量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但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前提下的,实际经济活动远较这些假定复杂或与假定根本不符。故在正文第二部分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分别对代表货币政策的两种不同变量—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资本市场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从传统货币数量论公式派生出来的包含三部门的理论模型和对一些理论假定的现实考察,我们扩展了对货币政策影响资本市场的认识,得出资本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反应趋于复杂,须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实证考察才能得到答案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