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整体性保护与有机发展——北京前门地区保护、整治与发展探析

来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TI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门地区是北京旧城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和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的区域.但由于种种原因,该地区近些年来逐渐衰落.随着对这一地区保护、整治、发展工作的展开,这里再次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焦点.该文首先回顾了前门地区的历史渊源,从其特殊城市肌理的形成与演变;传统商业空间特色;文化价值与发展优势等多方面展开分析.在理清发展脉络后,经过调查研究,以量化的手段找出前门地区现状的问题,并试图找到该地区在变迁中逐渐衰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前门地区空间文化特色,特殊城市肌理,传统商业形态,也提出了整治、更新的具体方案.最后,通过具体的城市空间设计和节点建筑组合,希望把理论分析的成果回归为设计方案本源,并对今后类似街区保护方案作了有益的尝试.在论文的结尾部分,作者还就中国历史街区保护的未来和发展趋势提出建议.该文在理论框架上强调以下四个观点:首先是不再僵化的以保护历史建筑的多少来衡量保护的力度.而是通过分析地区内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与整体历史风貌协调的建筑、改造或更新类建筑三者的比例关系,按不同保护分区区别实行按比例的量化控制.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地区整体风貌;二是保护历史文化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准确传递历史信息.即地区历史价值的大小体现在所传递历史信息的价值大小;地区文化的真实性就是所传递历史信息的真实性.明确了这一概念,我们今后遇到同样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时,在首先理清历史遗存的前提下,将街巷肌理、街巷历史名称、名人名事等等加以量化,定出各个要素的权重值,再根据权重值计算出各地区历史信息保存量,以这个保存量来控制历史街区的保护效果.因此,凡是能够准确传递历史信息的载体,不论其是否为原有遗存都可视为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对其进行延续、恢复甚至发展.作者认为这种分析和保护方法是科学的、务实的.三是认为历史街区保护不是孤立的城市保护问题,而必须找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原因;四是历史街区如果没有发展的出路,一味只强调僵化的保护解决不了继续衰败的趋势,要建立透明开放的监督机制,有依据的理论体系和切合实际的发展策略,才能复兴此类街区.
其他文献
在现代城市建设的浪潮中,对于其景观保护与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该文从城市历史性地区主街道景观的构成要素入手,认识并分析它所具有类型特征;通过街道景观分析和保护方法研究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将增长管理应用研究继续推进,对增长管理理论及其具体工具进行分类归纳,系统地从理念指引、空间管制规划与实施措施三方面构建增长管理理论应用于规划实
目的:探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MR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0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
目的:研究有限矫形手术联合Ilizarov技术在治疗青少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7年12月,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进行研究,共130例.按照入院编号单双
目的:对Multiloc髓内钉在Neer 2、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中的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21例Neer 2、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比较术
目的:对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失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纳入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86例作为研究的主对象,然后以数学领域的随机分组
该篇论文选择以中国的紫禁城与日本的京都御所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和比较中国、日本宫殿建筑在社会的思想文化和交流历史,从而了解中日建筑文化交流过程与宫殿建筑的特点及其产
该文以孔子研究院设计实践为基础,围绕这一设计过程展开关于地区建筑创作理论的讨论.希望为今后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全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是针对当前地区建筑设计
目的:分析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17年3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肱骨外上髁炎诊治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本研究共计纳入27例研究对象并
目的:分析在骨科创伤中应用VSD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2019年择取87例骨科创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3例患者行以常规骨科创伤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行以VSD治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