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是中国艺术之瑰宝,在中国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元代绘画光彩熠熠,尤为夺目。鉴于元代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文人成为元代绘画的主体,并将宋代已经逐步发展起来的文人画推向了顶峰。元代绘画作为文人的精神寄托,蕴含着丰富而鲜明的文人精神,也正是源于文人精神的彰显,才使得元代绘画至今依然光彩夺目、令人神往。研究元代绘画中的文人精神,不仅旨在从元代画家主体入手,深入挖掘元代绘画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同时也通过对绘画中文人精神的批判认识,全面地呈现元代文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并试图为当下的绘画艺术创作提供一些指引,或引发一点反思。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分为四章)、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元代绘画的大体概观和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对“文人”和“文人精神”的概念进行了探析。首先对“文人”概念进行了梳理,通过对不同时期“文人”概念的厘清,展现了自战国时期至今文人概念的流变。其次从“文人”与“士”的区别中进一步明晰了“文人”的概念。最后对“文人精神”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将志道精神、生命精神、人格精神作为文人精神的主要特征。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元代绘画中文人精神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一节,“外族统治下的文化省思”,主要展现了宋末士风的凋敝以及在蒙古族统治的特殊境遇下,元代文人进行了深入反思,并作出了投身艺术的人生选择。第二节,“宽平之政下的文人雅集”,介绍了元代给予文人的宽松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兴盛的文人集会、郊游等活动。第三节,“文人画坛地位的提升”,讲述了宫廷绘画在元代的衰弱以及文人在绘画领域中独占鳌头。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志道精神、生命精神、人格精神三个方面对元代绘画中的文人精神进行了剖析。第一节,“元代绘画中的志道精神”,从文人“志于道”的特点出发,通过元初遗民画家的民族情怀以及文化省思后的传统延续两个方面,对绘画中所蕴含的志道精神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二节“元代绘画中的生命精神”,首先介绍了生命精神在画家生活状态中的呈现,即山水之中的生命寄存,其次介绍了生命精神在绘画作品中的呈现,也就是“逸格”画风的形成。第三节,“元代绘画中的人格精神”,一方面通过元代画家对于“人品”与“画品”的认识,挖掘出元代画家对自然人格的独特追崇,另一方面通过元代绘画中“君子”题材的盛行,展现文人对于独立人格的追寻。第四章对元代绘画中的文人精神进行了批判认识。第一节,“汲汲于功名的入仕欲望”,通过对王蒙、王冕的个例研究,展现了元代仕途不畅的境遇中,压抑在文人内心的入仕欲望以及这种汲汲之心在画家作品中的呈现。第二节,“玉山雅集中的旁观者姿态”,通过对玉山雅集中画家心态的探究,展现出末世之时文人对于社会变迁的旁观态度。结语部分探讨了元代绘画中的文人精神对当下绘画尤其是文人画创作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以及有待研究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