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位于秦岭东端南侧的蟒岭山脉,地处蟒岭岩体以西区域,为中山山地地貌,地势险峻、切割较深,区内植被发育,部分地区交通不便。研究区位于陕豫钼、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内,区域周边已发现多处钼、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点,成矿潜力较好。研究区卫星影像中,与矿产分布关系密切的小型环形构造及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前者部分与已知岩体对应,反映底部岩浆侵入特征;后者延伸方向杂乱,反映区域复杂的构造变形特征。为了能在研究区更加有效地开展找矿勘查工作,获得遥感找矿信息指示,笔者对研究区开展了遥感地质综合分析研究,通过遥感技术手段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矿化蚀变信息等进行解译提取,分析研究后圈定了遥感找矿有利预测区,为在该地区开展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利依据及参考资料。本文以KOMPSAT-2、ASTER及ETM等多源卫星数据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已有的地质、矿产、物化探等资料信息,对研究区地层、构造及侵入岩进行了详细解译,分析了区内典型的线形构造、环形构造、块体构造的组合特征及其与矿产的关系;并利用ASTER数据,针对研究区矿化蚀变类型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提取了铁染、铝羟基、镁羟基三种异常蚀变信息,分析总结了各类异常信息的分布特征、规模大小、可能形成原因及其与矿产的关系;最后通过综合分析评价,总结了该地区的遥感找矿信息标志,对比优选后,圈定了三处找矿有利预测区:YC-1龙王庙-南台预测区、YC-2桃官坪-畸头山预测区、YC-3西河北预测区。经过后期工程验证,显示YC-1、YC-3预测区找矿潜力巨大,为下一步的重点找矿靶区。本次通过对研究区开展较为详细的遥感地质分析研究,圈定的找矿有利预测区,对后期的地质找矿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示作用。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对于在秦岭地区开展地质勘查及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