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矿产资源刑事立法的完善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如何从刑事立法角度保障矿产资源安全,是关系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本文着眼于矿产资源刑事立法的进一步完善,重点论述了矿产资源刑事立法完善的方向及其具体设计。本文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践意义,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并总结了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首先,文章从我国矿产资源概念、特征及现状入手,对我国矿产资源刑事立法概况展开分析,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刑事立法的历史沿革以及现状,并着重从犯罪构成角度对刑法中的规范进行了分析。其次,文章依从演绎的逻辑思路,通过运用实证分析、举例分析等方法阐述了我国矿产资源刑事立法在罪名方面的不足;同时在刑罚方面从对矿产资源犯罪量刑较轻和刑罚种类单一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我国矿产资源刑事立法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还从我国矿产资源犯罪特征、安全、矿难的严峻形势等三个角度阐述了完善矿产资源刑事立法的必要性。第三,文章对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的矿产资源刑事立法进行了分析,并从刑罚轻重、刑罚种类和罪名等方面做出借鉴性的总结。最后,文章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刑事立法的构想,即一方面增设四项罪名;另一方面从增加法定刑种类和完善刑罚的多样化,及建立特殊累犯制度、特殊缓刑制度的角度对刑罚进行完善。
其他文献
国际投资法律制度中,一般将国际投资分为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分别进行研究。但从历史上看,绝大多数国际投资条约并未对投资进行区分,且少有将其适用对象限制在直接投资范围之内;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公共利益的集中反映。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政策制定的“满意”标准意味着政策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也就不可能完全满
本文运用国际关系研究方法,力图从理论层面剖析中印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面向和平与繁荣的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影响;以″面向和平与繁荣的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