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杆菌属三潜在新种的鉴定与描述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ldoc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目前已定名的有两个属——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和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这类细菌存在于其宿主线虫的肠道内,两者形成典型的共生关系。昆虫病原线虫及其共生菌复合体己成为一类新型生物杀虫剂,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生菌产生的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如杀虫毒素、抗生素等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另一研究热点。共生菌的采集、鉴定和分类是开发利用这类重要生物资源的基础。 本研究对我室采集到的三个昆虫病原线虫新种,Steinernema aciari GDh7、S.leizhouense GDc328和Steinernema sp.YNd72所携带的三株共生菌GDh7、GDc328和YNd72进行了鉴定和描述。首先采用PCR、克隆和测序手段获得这三株菌的16S rDNA和gyrB基因的近乎全长序列,基于16S rDNA全长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GDh7、GDc328和YNd72属于致病杆菌属,它们之间的序列相似性低于98.7%,与该属已定名种的相似性低于97.9%,基于gyrB基因序列分析得到的GDh7、GDc328和YNd72的分类地位与上述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对这三株共生菌的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结果显示,该三株菌的大部分生理生化特性与致病杆菌属相符,而这三株菌之间以及它们与该属各已定名种之间在生理生化特征上存在一些明显差异;采用基因组DNA—DNA杂交的方法对这三株菌以及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两个定名种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测五株菌之间的同源性均低于60%。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初步判定GDh7、GDc328和YNd72为致病杆菌属的三个新种,当然,只有正式发表后才能成为有效新种。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不断提高了水利建设的科技含量,大大减少了工程投资,提高了工程安全系数。预应力闸墩结构体系具有断面尺寸小、刚度大、承
本论文对山东半岛地区的4株禽Ⅰ型副粘病毒强毒株进行了分离,对其血清学、临床毒力表现和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了研究。 将4株地方强毒株经绒毛尿囊腔接种10日龄鸡胚,鸡胚接种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的进一步增多,全球气候也在剧烈的变化。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在过去100年里,全球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74℃,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