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药材HPLC特征图谱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i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公藤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多年生藤本植物,主产于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传统使用雷公藤的根或去皮的木质部,现在也有使用雷公藤叶。临床上常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脏疾病及皮肤病等,药理研究也表明其有抗肿瘤、抗炎等作用,但雷公藤有大毒,应用时须谨慎。雷公藤化学成分复杂,特别是有些微量成分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主要的活性成分如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红素即是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雷公藤临床上治疗指数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其他药物,主要发生在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髓及血液系统。因此,为了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亟待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雷公藤传统以根或去皮的木质部入药,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及受资源的限制,现在也有用叶入药的。本研究以福建泰宁雷公藤GAP基地药材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及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首次建立了雷公藤根木质部、根皮、茎、叶四个部位的特征图谱。经过系统适应性和方法学考察,各个部位的特征图谱建立方法均稳定、可靠、重现性较好。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根木质部、根皮、茎、叶中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雷公藤根皮中所含的化合物种类最多,各化合物之间的含量差异很大;雷公藤根木质部中含有的化合物比雷公藤根皮中的少,为“临床上使用去皮的雷公藤根”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含量变化也很大,其中秋季采收的雷公藤根木质部中含有的化合物最多,同时,GAP基地生产的雷公藤根木质部比野生的化合物含量要高,提示我们要对雷公藤药材进行规范种植;在临床使用时,雷公藤茎大多都是被弃用的部位,但是本实验结果表明,雷公藤茎中含有的化合物含量虽然不高,但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含量变化不大,提示我们可以对雷公藤茎进行开发利用;雷公藤叶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差异很大,其中秋季采收的雷公藤叶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最高,表明雷公藤叶在秋季采收最佳,另外,雷公藤落叶中的化学成分与雷公藤植物采摘的叶中的成分种类差异不大,提示雷公藤落叶也可以进行开发利用。本论文对雷公藤中具代表性的有效成分-雷公藤内酯醇在根皮和叶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雷公藤内酯醇的HPLC测定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作为雷公藤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本实验还比较了同一采收季节根皮与叶中的雷公藤内酯醇含量,并分别比较了不同采收季节采集的根皮与叶中的雷公藤内酯醇含量,结果发现在春季采收的雷公藤植株中,雷公藤叶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比雷公藤根皮中的含量要低,而在秋季采集的药材则刚好相反,提示雷公藤叶宜在秋季采集。这一发现为雷公藤的合理种植与利用提供了基础研究数据,为扩大雷公藤的药用部位、提高其药用价值奠定了基础。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不能只是单一控制某一个有效成分或少数几个有效成分的含量,而是应该从整体上对雷公藤药材进行质量控制,本实验将雷公藤药材分为四个部位,建立的四个部位的特征图谱能较好地反映雷公藤药材不同用药部位的质量,为雷公藤药材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利用及保证临床雷公藤用药的安全、有效和可控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基础研究数据。
其他文献
应用两种酶,通过对大豆蛋白的水解、类蛋白反应对两种大豆蛋白水解物的修饰、两种水解物的继续水解的对比试验,研究水解反应与类蛋白反应对产物抗氧化性的影响。(1)采用Alcal
能源作为一种投入要素,与资本、人力和原材料等一样,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口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世界能源消费需求也快速增长,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小学书法教学中,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够确保课程质量的
小浪底—西霞院线路发生AN单相接地时,WXH-803光纤差动保护拒动,从保护原理和实际接线入手,分析故障原因,找出TA回路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使问题得到有效
提出一种基于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s of oriented gradient,HOG)特征和滑动窗口的细胞检测方法,能快速、高效、准确地检测高分辨率病理组织图像中的细胞。该检测算法首先
<正>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文化产业的前沿和高端。文化创意产业被视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无论从产业结构调整还是从未来全球
会议
概述了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能力涵义,分析了科技创新对信息的需求,论述了知识资源与服务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支撑内容和支撑方式,并指出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建立高效的
对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硅氧烷注入式修复的修复效果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水针法在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样本中形成水树缺陷后,对其进行硅氧烷修复液的注入式修复。修复后
以松树锯末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中Pb(Ⅱ)和Ni(Ⅱ)的吸附性能,研究了锯末用量、搅拌速度、溶液初始p H值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及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锯末对
从分析最简单最优的矩形单元节点编号着手,分析其特点,得出各个节点的相邻单元节点编号总和除以该节点相邻单元数所得的节点商以及相邻单元最小最大节点编号和都为升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