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硅碳烷树枝状大分子及其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x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逐步法合成了基于季戊四醇和1,6-己二醇的两个系列、三代共6种新型硅碳烷树状大分子.在此基础上又合成了两个系列、三代共13种新型树状液晶大分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树状液晶大分子的液晶性.1.新型硅碳烷树状大分子的合成以季戊四醇和1,6-己二醇为核心分子,分别与溴丙烯反应生成季戊四醇四烯丙基醚和1,6-己二醇二烯丙基醚作为树状大分子核.以HSiCl<,3>为增长单元,采用逐步增长法,通过交替的硅氢化和烯丙基化反应合成1-3代树状大分子.每一代树状大分子的合成都包含两步反应:烯丙基硅烷与HSiCl<,3>的硅氢化反应、硅氯化物与烯丙基溴化镁的亲核取代反应.产物经柱层析法提纯,利用IR、NMR进行结构表征,与设计的目标分子结构一致.2.偶氮苯液晶基元的合成合成了三种液晶基元.通过Williamson反应、还原反应、偶氮反应以及与ω-溴己醇的醚化反应,合成了两种烷氧基偶氮苯(丁氧基偶氮苯和己氧基偶氮苯)和硝基偶氮苯.柱层析法纯化,利用IR,<1>H NMR进行结构表征.3.新型硅碳烷树状液晶大分子的合成以无水THF为溶剂、无水吡啶为质子吸收剂,液晶基元分别与树状大分子氯化物1G-C1、2G-C1和3G-C1作用,合成两个系列、1-3代共13种液晶树状大分子.柱层析法纯化,利用IR、<1>H NMR进行结构表征.3.液晶基元与树状液晶大分子液晶行为的研究利用偏光显微镜(POM)、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XRD)研究了液晶基元和树状液晶大分子的液晶行为.结果表明:树状液晶大分子的液晶相变区间比相应的液晶基元要宽,清亮点和熔点比相应的液晶基元低,相变区间、清高点和熔点变化与树状液晶大分子的代数有关.同时,与液晶基元和侧链含偶氮苯基团的液晶高分子相比,树状液晶大分子的熔点降低,而相变区间则变宽.新型树状液晶大分子的诸多特性是由其自身的结构决定的.树状液晶大分子较低的熔体粘度使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易于加工成型;外围有很高的液晶基元密度,使其有用作大容量光信息贮存介质的潜力.其显示出的优良的液晶性,对经典液晶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该领域的研究必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其他文献
本实验通过HDDR(Hydrogenation-Disproportionation-Desorption-Recombination)法和快淬法分别成功制备了性能优异的各向异性NdFeB磁粉和Nd2Fe14B/α-Fe型及Fe3B/Nd2Fe14B型
该论文通过大量的实验工作,采用提拉法过LaGaSiO(LGS)晶体及其同构物ABGaSiO(A=Ga,Sr;B=Nb,Ta)系列晶体和LaReGaSiO(Re=Eu,Dy,Ho,Er)晶体进行了生长.研究了晶体结构,及其光学
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世界性话题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处理环境污染物已成为环保人士的当务之急。而传统的生物法和化学法对目前环境污染物的处理明显表现出它的缺点:处理速度慢、耗
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内外铜金粉的物理特性,振动磨制备铜金粉工艺及铜金粉表面处理技术。利用光泽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影响铜金粉光泽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铜金粉的表面改性,考察了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对铜金粉润湿性和漂浮性的影响,并对铜金粉在抛光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成分相同的国产铜金粉和进口铜金粉具有相同的色相和饱和度。与进口粉相比,国产粉粒度分布不均匀,鳞片较厚,水面
高温超导体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感应屏蔽型高温超导电流故障限制器可能是最先获得应用的项目之一。它由外侧的初级铜绕组、中间的高温超导圆筒和内侧的铁芯同心配置而成,被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