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南省漯河市为例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聚,是一种全球性的经济现象,是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地理位置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体。它是产业集聚发展的结果。产业集群的发展,对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漯河市是典型的欠发达内陆城市,自然资源相对比较匮乏。近年来,漯河市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漯河市地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存在误区、产业集群发展缺乏科学规划、政府促集群发展政策不到位、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尚不健全、群内公共服务措施不完善、软环境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等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相关研究方法,在总结产业集群概念以及相关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以漯河市产业集群为例,对漯河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特点、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原因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在借鉴意大利以及美国等国内外政府推进产业集群成功做法的基础之上,提出地方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即确立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明确区位产业优势科学规划、完善产业集群政策体制机制、打造集群发展基础硬件环境、增强集群公共服务配套能力、提升集群发展的软环境品质。为今后地方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策略参考。为经济欠发达内陆城市地方政府促进区域经济腾飞,提供借鉴。  本文的创新点有三个,一是运用新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地方政府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中采取的公共政策,提供的公共服务等,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二是融合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特点,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集群的定义;二是数据完整详实,本文所用数据全部是2013——2015年漯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最新实际数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县教育布局调整全面完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作为班主任,尤其是作为寄宿制中学的班主任,不但要教好书,还要用正确的、辩证的人
摘 要 小学班主任是一个班级里的主导,是整个班级的核心职位,是一个集体的主导。她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及教导有着督导和促进作用。要带好一个班级的学生团体,不仅要有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而且还需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使用特殊的语言沟通技巧。班主任使用的语言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和校园生活品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对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运用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真正的、全面的、完整的人.支撑这一目标实现的要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在学校的班主任.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为本,只有时刻把学生摆在心中,多为他们着想,学生们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主动提升自己,教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才能为祖国培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每一位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都会有深刻的体会,因为我们摸索过、探求过、失败过、成功过.我虽然刚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也是班主任中的一员,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孩子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两大社会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的发展会引起城市化的发展,也会带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区域差异的扩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有些甚至养成不少的坏习惯,且小学生大多年纪小,身心发展不成熟,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他们需要一个优秀的引导者,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