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发展的逐步深入,居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同时,环境负担也逐步加剧,居民逐渐对城市气候有了更广泛细致的要求,风环境作为风舒适性、污染物驱散、热岛效应消解,解决干热气候带来的不适感的主要因素,日益成为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该论文主要研究对象为气候环境较为特殊的攀枝花南站片区,采用资料查询与CFD软件物理环境模拟法,得出较符合真实情况的场地风环境特征,并以此结果作为设计依据,提出通过利用、改造场地风环境而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满足使用需求、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设计。设计阶段从城市设计的宏观层面开始,即城市形态、地理单元、山水格局方面讨论城市风环境与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关性。通过中观层面的开敞空间形态、分布格局,路网格局与绿化系统的协调组织形成行之有效的通风路线规划,并将通风系统与功能组团模式、街坊空间结合,完成城市设计方案。通过对新方案风环境数据模拟,在宏观层面对人行高度风环境舒适度分布情况进行评价,中观层面比各功能组团空间及不同布局形态下的风环境舒适度,并分析其特征、问题及解决方法,对路网格局、开敞空间风环境作出评价与问题分析,最终归纳整理城市设计各要素对城市风环境的影响,从城市形态、功能组团和城市景观等多个方面对城市设计风环境优化设计方法作出归纳总结。风场等微气候数据模拟技术,是城市设计的辅助和检验手段,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创造或改善环境质量,设计的起步是功能合理和空间有品质。本次研究试图以风环境舒适度这一角度为出发点,探寻具有理性的城市设计生成方式及校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