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整风宣传与政治动员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整风运动与《解放日报》互动关系的探索——即包括延安整风对《解放日报》办报宗旨、报道方式的影响,及《解放日报》整风宣传对整风运动所起到的历史贡献两个方面,试图分析党报在政党统一党内思想、提高党的组织化程度、强化党的政治动员能力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延安整风是一个在运动中不断探索活动方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解放日报》经历了创刊、扩版和改版的变革,在自身经历整风的同时,通过报道整风活动、宣传整风思想,有力地促进整风运动的全面开展。中国共产党通过创办和改进中央大型机关报《解放日报》的实践,提升了党报在党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解放日报》在整风中历经两个阶段的改版,而提出“全党办报”的办报理念,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本文按照延安整风的不同阶段,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论述皖南事变后,中共进行党内整风的紧迫性及机关报《解放日报》的创刊。在介绍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共产党统一党内路线、团结党员思想认识的重要意义。皖南事变的发生,显示出党内整风已势在必行,同时它又是《解放日报》创刊的原因之一。通过介绍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地区的报刊宣传体系,分析《解放日报》在延安报刊系统中的定位及其历史使命。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在延安整风思想准备阶段,《解放日报》早期的宣传报道在内外两个方面发挥的作用。创刊后《解放日报》重视国际报道,通过在政治舆论上保持同共产国际的高度一致性,为整风营造了良好的国际氛围。九月会议后,党在革命路线上达到初步共识,通过《解放日报》对调查研究方法的宣传报道,为整风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第三部分研究《解放日报》整风宣传与中共党员思想统一的互动关系。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组织规模的发展趋于稳定,统一党内思想、加强新党员的党性问题更加突出,这是延安整风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也是党的机关报《解放日报》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延安整风是一个在实践中探索的过程,全面整风初期的整风批评出现方向上的错误,《解放日报》通过第一次改版,承担起整风“宣传员”重任,在报社内部开展整风学习的基础上,配合整风工作进行多层次的宣传报道,迅速推动整风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整风进入反省阶段后,《解放日报》宣传正确的学习方法,保证了反省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部分以《解放日报》整风宣传报道为基础,分析其在加强中共组织化程度中的作用。随着整风运动进入到整顿党风时期,《解放日报》的改版也进入第二个阶段,通过改革提出“全党办报”思想,强化了党报的“组织者”角色。《解放日报》宣传整风精神,加强中央对地方工作方法的指导。当整风运动由延安向地方推进时,《解放日报》重视指导县乡级地方开展整风,密切加强各级组织联系,团结了不同知识背景的地方干部。1943年7月,随着共产国际的解散及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中共通过《解放日报》号召延安党政军民学“保卫边区”,显示出整风后高度团结的中共所具备的强大政治动员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结语部分指出《解放日报》整风宣传历史贡献的大小,取决于其同所处的时局适应程度的高低。在抗日战争的特殊时期,《解放日报》肩负起中共“宣传员”、“鼓动员”、“组织者”的重任,根源于当时的革命形势的变化,更是源于中国共产党组织内部演化的需要,是政党机关报与政党组织变化相适应的产物。本文以政党报刊的宣传报道为主题,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和历史材料,分析政党机关报与政党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希望能为政党机关报新闻研究提供一种的视角。
其他文献
对外传播工作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文化弘扬和国际形象等息息相关、相辅相成。被誉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凭借在交互性、广泛性、实时性等方面的优势为对外传播工作提供
期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信息社会的便利和快捷。可是还有一个社会的特殊群体由于种种原因被隔离在了信息社会之外,这就是老年人群体。他们之中只有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都变得碎片化,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被分割的零碎的时间和注意力,微博、微小说、微视频、微信、微漫画等等,这些微元素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