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专题节目中“童年”叙事的电视化策略研究——以CCTV《大家》栏目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hez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述历史以亲历者的亲见、亲闻、亲感受为基准,为已然消逝的历史提供了大量详实的资料,为人类的集体记忆作了有力的强调与补充。口述历史的史学研究方法和电视艺术的立体化传播手段巧妙结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口述历史的传播视角。  口述历史中的“童年叙事”彰显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戏剧张力。通过传播模式,传播内容和研究方向等层面的对比研究,考量国内外口述历史中“童年”叙事的迥异。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立足于口述历史的独特叙事魅力,通过对2009年至2010年的近一百期《大家》节目做统计分析,聚焦于“大家”们的“童年”叙事策略研究,侧重于播出背景、人物简介、开篇结尾、叙述时段、出现次数、画面声音等的类目解读,分析关于“童年”的叙事类型。苦难化叙事、梦想型叙事、国家志叙事和家族观叙事共同构筑了“童年”叙事策略的规律性运作。淡化疼痛与诗意书写的苦难、追寻梦想与冷峻现实的冲突、家国同构与共和理念的交汇、显赫家族与替代出场的撞击,伴随着冲突与悬念的多次释放,将“童年”叙事始终置于一个典型、温婉、有序的话语操作系统内。进而挖掘个体叙事与国家叙事所共用的戏剧化的叙事策略,对“童年”进行包装,收编的操作规范。情节化叙事、语境化修辞、“大家”与支持人的完美交流,是口述历史中“童年叙事”电视化策略的主要支撑。口述与影像的结合、悬念与细节的叠加、“在场式”展现与“现场式”交流的重申,无疑是“童年叙事”电视化策略的重要因子。破译“童年”叙事所隐含的时代普遍共享的文化密码和历史图景,揭示微弱碎片化的个人记忆与书写出来的历史的微妙关系,探究童年记忆的历史性发生,建构,符码的编造等,从而完成对口述历史中“童年”叙事电视化策略的再度审视。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人类几千年的战争史诞生了军事上的甲胄文化,数字游戏的发展又为这种文化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甲胄在很多题材的游戏中成为玩家情感心理映射的符号化象征,是触发玩家产生初
·传播的革命和科技的发展将人们对公民的想象变成了影像甚至于自身的投映,随之公民与形象再次关联,媒介化社会给我们打开了认知的另一扇大门。之前教育模式提供的公民形象,
期刊
清代的写意花鸟画艺术在中国花鸟画几千年的绘画史上是一个突出的转折点,因为它创就了写意花鸟画的巅峰。我们说一件完整的花鸟画作品总不能避开花鸟画艺术的语汇不谈。语汇中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母根文化,人们所要关注的不单单是书写出来的字符,而是透过书法作品所表现出书法家的书法技法、审美情趣、精神面貌、文化涵养等诸多方面。书法艺术教育更
期刊
影视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已经成为一种最重要的传播手段。影视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都是最广泛的。可以说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影视。现在几乎家家都有电视机,家家都有电脑,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