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汉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对外汉语界掀起了一股汉字研究的热潮。有就汉字本体的再研究,也有对外汉字教与学的关注,还有从留学生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方面进行的汉字教学的探讨。与此同时,对外汉字教材也得到了青睐,在这一时期,一些对外汉字教材也相继问世。于是,也有人将研究的目光转向了对外汉字教材的研究。尽管如此,这方面的研究至今也是寥寥无几。这类研究大多都是就一套教材或几套教材的内容做统计或对比,在此基础上用某一参照物对教材做简单的分析,最后笼统地提出教材编写的建议和意见。虽然对外汉字教学和教材一度貌似都受到了很多的关注,但是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从近年来对外汉语领域核心刊物中有关于这类研究的文章数量和质量上就可见一斑。于是,本文就以两套初级对外汉字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教材编写的合理性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尽可能多地对以后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的编写提供依据和参考,最终能给对外汉字教学带来帮助。本文在收集和阅读前人有关对外汉字教学与教材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字本位”理论作为研究的主要依据,以柳燕梅的《汉字速成课本》和李蕊主编的《汉字轻松学·起步篇》两套独立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为研究对象,对两套教材的教学对象和目标、汉字选用情况和教材结构、笔画、偏旁、部件、汉字知识、识字法、练习以及汉字及时复现等做统计对比,然后利用徐彩华编制的《〈汉字等级大纲〉甲级字形音义学习难度等级表》、《现代汉语语料库汉字频率表》和姜安的《对外汉字初级教材评价指标体系表》对统计结果做对比检测,尽可能地做到对教材的评介科学、客观、真实、全面。并且,笔者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教材实际情况做主观上的补充分析。教材中设计得好,可行性高的地方予以推介,对有可能存在问题的部分加以补充。最后,就初级对外汉字教材的编写分章分节逐条地提出尽可能科学有理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