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废止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我国刑事立法中的重要内容,是刑事司法救济途径之一,自我国《刑事诉讼法》制定以来,就已确立,在保护被害人民事权益,减轻当事人诉累,避免司法资源浪费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司法实践的逐步深入,司法理念的不断深化,个人权利意识的迅速觉醒,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内在矛盾日渐凸显,暴露出一系列的现实问题,甚至越演越烈,严重背离了其立法初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这种矛盾重重的制度现实,已经无法通过制度完善的方式来彻底消除。综观域外法治国家的立法现状,刑、民分离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为维护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保障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保障诉讼程序的科学性,本文提出贯彻刑民分离的理念,废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文章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域外法治国家刑事被害人民事侵权赔偿问题的立法模式作简要概述,介绍了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立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并简单的概括法学界对该制度的改革主张。第二部分全面分析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内在矛盾冲突,从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矛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矛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矛盾以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内部矛盾四个方面详细解读现行该制度矛盾重重的制度现实,从制度层面上对其提出质疑与抨击。第三部分具体介绍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面临的实践困境,具体从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调解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功能异化两个方面说明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逐渐暴露出的问题。最后一部分主要是设计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犯罪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在立足我国司法实际并借鉴域外相关成功法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完善刑事和解制度中被害人权益的保障和犯罪赔偿民事诉讼制度以及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三方面解决刑事被害人民事赔偿问题的可行性方案,以确保被害人的合法权利得到全面保护,实现诉讼程序科学化。
其他文献
改进了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中的COD,选择适当的水样取用量和试剂用量,滴定溶液的温度控制在20~25℃,并且去除离子干扰,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同时消除了快速消解法
社区收益协议(CBAs)在美国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早期,其主要内容是私人开发商对所要开发的区域的居民和利益相关者做出书面的承诺,作为对所要开发地区的居民的诉求的
散文是一种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包括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等,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众所周知,中国散文一直以形散而神不散著称,其结构自由洒脱,形式多
<正>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里,药品器材仰赖国外进口,特别是美帝国主义向我国大量倾销药品,迫使我国制药工业得不到发展。市场充斥着伪劣药品,药械成为不法商人投机取
医闹、伤医等突发事件严重危害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严重扰乱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和办公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结合安保实践经验,对此类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进行研究,以提高
期刊
<正>本文收集了经组织病理证实的脑膜瘤14例,术前MRI均误诊为其他肿瘤,分析其误诊原因,以提高不典型脑膜瘤的MRI诊断的准确性。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目的:分析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颅脑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肿瘤10
目的:通过对应力性骨折的DR与低场强MRI表现的对比,及分析应力性骨折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特征,提高对应力性骨折早期的低场强MRI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或病
本研究在心理治疗朝向短程化、整合化发展,愈加重视文化适应性的背景下,针对已有理论的局限,尝试性地提出了悦纳疗法,旨在为中国人提供具备文化适应性、能引导心理发展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