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ozhucew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外语学习中,写作被认为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认知活动。在我国,英语写作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点。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做了大量的尝试,然而收效甚微。文秋芳(文秋芳18)指出:“写作问题在大学非专业英语学习中尤为突出,而非重点院校的情况则更不理想。”如何改进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任务型语言教学这一理念首先是西方语言学家在研究二语习得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指学生通过完成不同的语言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习得语言。Jane Willis,Skehan,Littlewood,Brown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任务教学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运用任务教学法于语言交际中,会对语言学习者有很大帮助。在我国,近几年来任务型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被广泛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不少研究者对任务型语言教学做了相关研究:2004年程晓堂对任务型语言教学做了系统的研究,在我国率先提出了如何将任务型教学应用于课堂。随后,许多学者如:王蔷、龚亚夫、罗少茜也对任务型教学做了不少研究。然而,针对如何将任务型语言教学应用于写作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任务型语言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可行性。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宁夏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两个班72名学生的对比试验,旨在证明以下三个假设:⑴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⑵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⑶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作者通过在实验班和控制班实行前、后两次问卷调查,前测、后测写作考试和八个随堂写作测试的方式收集了第一手数据。并以访谈的形势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采访。实验后,作者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并证明了:任务型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合作意识。这一发现无疑成为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突破口,也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其他文献
黄源深译本《简·爱》自出版以来广受赞誉,众多学者读译本做评述,对翻译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不过,评论大都是从语言层面展开。虽然再现原著的审美被视为翻译的最高层次,但对黄源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目前我国双语教育中由师资短缺问题而引发的双语师资培训课题。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进程快速推进,中国需要大量具有国际思维和国际交流能力的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