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黑素化培养和非黑素化培养的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相孢子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区别,初步探讨黑素在马尔尼菲青霉致病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将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相孢子与Ana-1小鼠巨噬细胞系共同培养,分为处理组A、B、C和D组:A组加入干扰素-γ及L-DOPA, B组仅加入干扰素-γ,C组仅加入L-DOPA, D组不加干扰素-γ及L-DOPA,设置基础对照组E为加入L-DOPA培养的巨噬细胞。7天后离心收集巨噬细胞和孢子,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比较各组超微形态变化,并与体内(皮肤真皮组织)巨噬细胞吞噬孢子的超微形态比较;收集培养24h、72h后的上清液检测巨噬细胞释放过氧化氢(H202)及一氧化氮(NO)的OD值。结果培养7天后黑素化组的细胞数量较非黑素化组明显减少。无论是否加入干扰素-γ均可观察到巨噬细胞吞噬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相孢子的现象,并可见细胞内囊泡结构。加入L-DOPA培养的A组和C组巨噬细胞内外的酵母相孢子细胞壁内侧均产生了颗粒状电子致密物,一个巨噬细胞吞噬孢子数目在2-10个不等。未加入L-DOPA培养的B组和D组巨噬细胞内外的酵母相孢子细胞壁内侧无颗粒状电子致密物,一个巨噬细胞吞噬孢子数目在10~25个。黑素化组孢子与巨噬细胞共同培养后的细胞上清液H202及NO含量比非黑素化组及对照组E组高,而两者含量在非黑素化组与对照组E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L-DOPA可以促进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相孢子黑素颗粒的合成,短期共同培养黑素化孢子可刺激巨噬细胞反应性增加氧释放(H2O2、NO);黑素化培养的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相孢子抵抗巨噬细胞吞噬及破坏巨噬细胞的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