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根基。范稳的小说蕴含着大量的宗教、民俗、民间文学资源,研究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需要运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理论和方法。首先,范稳小说的宗教不仅向大众展示了神秘的民族文化,也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精神世界。十字架是基督教信仰、苦难和福音的标志,它是联系基督徒的纽带,使教徒们在困难中磨砺自己的意志,从救赎中获得生的希望。缘起说、因果报应说和生死轮回说共同构成了藏传佛教的因果轮回思想,影响着藏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劝导人们不断向善。东巴教的巫术及其仪式寄托了纳西族人对亡灵的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彝族的毕摩通过彝族的文字和经典记录下彝族原始宗教,传承了彝族的祖先崇拜思想,用彝族医药事业挽回了民族的尊严。其次,民俗使范稳的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生活气息,勾勒出各地的独特人文景观。作家笔下的农业民俗、游牧业民俗、制盐业民俗、手工业民俗和商业民俗,为大众展示了不同生产民俗下人们的生存状况和思维方式。婚丧习俗则通过多种多样的婚姻形式和丧葬形式,展示了人们的婚姻观与生死观。火塘文化和藏民对“藏三宝”的供奉,反映了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然后,范稳运用作品中人物的思维方式,借助民间文学的书写,向读者展现了各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智慧结晶。神话反映了先民的思想,起源神话、图腾神话、洪水神话和人类再繁衍神话深深影响了各族人民的思想与行为习惯,也加深了民族的认同感。史诗记录了一个民族的生活史:格萨尔王的王妃是美貌、坚强和勇敢的象征;盐田之战代表了民族之间由战争走向和谐的关系。纳西族凄美动人的民间故事,预示着族人对自由爱情的追崇和渴望。民间歌谣中的生活歌与情歌,用简单的歌词、真挚的感情道出百姓的生活状况和喜怒哀乐。最后,范稳小说中的文化资源包含了丰富的意义。从文学意义来看,文学发生与文化资源有着密切联系;作者对每部小说的文化资源选择各有特点,文化资源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心理。从文化意义角度,范稳对信仰生活进行追逐,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从现实意义观之,作者立足于民间,展现了民族生活的真实面貌,表现了当代社会的和谐发展趋势。虽然这些文化资源为小说添色不少,但在战争题材的作品中,宗教资源未能很好地为人物形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