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保守主义是指保护一国文化或不受国家疆界划定的共享文化之遗产。按照美国汉学家艾恺和其他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的说法,它是对于非保守、非传统的现代化所发生的一种全球性反应,旨在维护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在近代,文化保守主义被引入中国,当时它被知识分子当做救国图存的治国思想,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过程中保留本国传统文化主体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知识分子重新扬起“保守主义”旗帜,最具代表性的即“大陆新儒家”,此时当代文化保守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文化保守主义在我国的出现的确产生了一定规模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走在时代前沿的知识分子,而作为敏感性较高的大学生,也必然会受到文化保守主义的影响,而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利用文化保守主义思想还有待研究。纵观文化保守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其对我国文化发展一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则主要针对我国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想进行分析,文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意义、研究现状及文章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对文化保守主义进行了定义,同时提炼概括了我国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核心思想:十分肯定儒学的价值、主张复位儒学、要求重新建立儒教和提倡要儒化中国,由此总结出我国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四个特征:倾向于理性反思和批判、回归文化传统及人文关怀、谨慎适中的改革及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相似,并分析得出我国当代文化保守主义具有两重性,即保守性和可借鉴性。第三章在此基础上分别论述了我国当代文化保守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第四章则针对产生的影响提出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效利用我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本文较为系统的梳理了我国文化保守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双向影响,并针对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解其消极影响、以优秀传统文化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断加强高校人文关怀并有效利用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思想。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研究我国文化保守主义对其产生的影响及对策在目前学术界较少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