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变磁场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NFH,Steroid-induced Necrosisof Femoral Head)是由于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激素而导致的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引起骨组织坏死、骨小梁断裂一种破坏性退行性疾病,病情进展可以引起软骨下骨变性、坏死和关节面软骨的塌陷。随着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SNFH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至今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完全解决股骨头坏死的修复重建。但是在疾病的早期采取积极的治疗能够延缓病情。而自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学者开始研究使用电磁场疗法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实验证实72Hz脉冲磁场(Pulsed Magnet Field,PMF)可加速新骨形成速度及降低骨吸收速度。(Сидин)等报道低频交变磁场(Low Frequency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LFAMF)能够改善膝关节局部血液供给,减轻疼痛;并能够加速关节炎症的消除。   目的:   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动物实验模型,进行低频交变磁场干扰后通过观察股骨头病理结构及血液生化方面的变化,初步评估交变磁场对于激素型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方法:   通过尾静脉注射大肠埃希氏杆菌脂多糖(Escherichia Coli Lipopolysaccharide LPS)及甲基强的松龙建立SD大鼠激素型股骨头坏死模型。经造模成功后的大鼠分为治疗组(A组)、假治疗组(B组),未经处理的大鼠为空白组(C组)。治疗组每日上午全身置于交变磁场中心处一小时,连续治疗两个月;假治疗组以同样方法治疗,但不启动磁场,时间同样为两个月。在实验第二个月末将A组、B组及C组中的大鼠进行双侧髋关节X摄片、血液生化学及病理学检查。   结果:   1.血生化结果显示,A、B组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高于C组(1.94(±)0.30g/l),经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各组血浆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无显著差异,P>0.05。   2.组织病理学显示,B组骨小梁变细,稀疏,结构紊乱,部分骨细胞核固缩,深染;骨髓内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多,空骨陷窝率增加(28.3%)。A组骨小梁增粗,致密,结构规则;表面新生骨形成内造血组织增多;脂肪组织少,空骨陷窝率下降(17.6%),但仍高于C组(11.1%)。C组显示正常骨病理结构,C组骨陷窝率约11.1%。经T检验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糖皮质激素可以造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浓度明显高,即引起血液的高凝状态,这种变化从病理中得到进一步证据。   2.交变磁场干预可以部分逆转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过程。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肺气肿小鼠Helios+调节性T细胞变化及作用  目的:观察烟草烟雾暴露的肺气肿小鼠体内Helios+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探讨Helios+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