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全球贸易市场不断壮大,中国紧随世界发展趋势,不断发展进出口贸易。在贸易额不断增长的同时,我们应该将焦点转向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问题。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探究我国出口多样化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水平多样化和垂直多样化两个角度分别度量了2007年-2013年我国总体和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出口多样化水平,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出口商品结构均处于多样化的发展阶段。从水平多样化角度,整体呈现出小幅波动趋势,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多样化水平较为接近,西部地区相对较低;从垂直多样化角度,整体呈现出震荡上升趋势,西部地区多样化水平最低,并且中部地区多样化水平经过快速的发展,在2012年超过了东部地区,跃居三个地区首位。 随后,本文对出口多样化影响因素的理论机制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来检验各因素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口规模与水平多样化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研发投入则能够促进垂直多样化的发展。在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提升能够促进水平多样化的发展,同样,研发投入对垂直多样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根据所得结论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