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积层混合云个例的观测及模拟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jbj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层混合云是我国主要的降水云型之一,它的动力和热力特征比单一的层状云或对流云都要复杂,对于积层混合云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对该类型降水的预报水平,也能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2010年7月1日积层混合云过程进行观测分析,使用常规天气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从卫星云图、雷达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场、热力条件等方面阐述了此次天气过程的一些微观特征,随后通过使用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WRF模式进行数值模拟,选取了三个时间段,分析了积层混合云从形成到消散的过程,从动力和热力方面初步的阐述了此次积层混合云的形成机制。通过对一次典型积层混合云过程的观测及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以下一些结论:从雷达回波图上看,云系呈西南—东北向分布,在大片的层状云回波中,有数个强对流中心,表现为积层混合云的回波特征,最大回波强度在40dBz左右;无论是对流云嵌入层状云中,还是对流云之间的跨接并合,都有非常明显的水汽交换过程存在,此次过程中,积云形成之后,并没有立刻发展起来,云内最大含水量在0.8g/kg左右,云内上升气流小于10m/s,而当积云后部大片层云发展到积云上空时,随之带来了充足的水汽环境,改变了该地区高低空辐合辐散场的配置,造成积云嵌入层云之中。对流云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云内的上升气流都为斜升气流,当系统发展到最强阶段时,云内上升气流转为直升气流,随后系统不断减弱。从稳定性上分析,此次过程属于潜在不稳定型,非常容易通过外力抬升,形成积层混合云;从假相当位温θse和对流有效位能CAPE来看,ese随着高度递减,有利于对流不稳定的发展,整个过程中CAPE都比较小。分析能量交换情况,处于能量的积聚区内的对流单体,不断发展,而处于能量传输的不利位置上的对流单体,则强度逐渐减弱而被并合。可以看出,能量的传递对于积层混合云中嵌入对流的并合和分裂,是存在作用的,这需要更多个例的验证。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我国矿产开采中,事故频仍.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2004年12月14日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通报全国安全生产情况时说,2004年1至11月,全国共发生煤
一、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分析模型构建社会保障是指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向其成员提供保护,以便与由于疾病、生育、工伤、伤残、年老和死亡等原因造成停薪或大幅度减少工
知识图谱(KG,Knowledge Graph)由于具有良好的结构化特征以及容易支持计算、推理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各大AI应用的重要知识来源,且能够为搜索引擎以及问答系统等提供知识储备,
一、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总体评估1.劳动力极度过剩,就业岗位严重短缺.我国是人口大国,新成长的劳动力和劳动年龄人口总数继续增长,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逐年上
一、投资中心业绩目标制定与资产分配投资中心在企业责任中心中处于最高层次,具有最大决策权,是现代企业分权管理模式的最突出表现.投资者不仅要实现权益资本和企业财富最大
传统居民入户调查、交通流量调查等数据采集技术的人力、物力消耗大,数据样本量、时效性难以得到保证。但随着智能手机用户增多,以及手机定位技术发展,利用手机定位数据挖掘
概述了主提升带式输送机应用特征及现状,通过对主提升带式输送机应用存在的平衡控制问题的分析,基于功率协调控制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带式输送机平衡控制方案,通过应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