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遗址化学加固效果评价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遗址作为文物中的一个重要种类,其规模通常很大,与大地相连,不易移动,而且以土为材料,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其保存状况差、保护难度大的特性。世界范围内土遗址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土遗址的保护工作仍处于试验摸索阶段。虽然各学科保护工作者都在努力解决土遗址的风化破坏问题,但是,如何评价土遗址的化学加固效果,还没有形成统一方法与标准。因此本文试图建立一套加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试验,为土遗址化学加固试验研究提供指导。本文将遗址病害按成因类型划分为10大类,包括:风蚀破坏、雨蚀破坏、干湿破坏、温差破坏、盐析破坏、冻融破坏、降尘污染、生物风化和人为破坏。这种划分方式为寻找遗址病源,进行针对性保护提供依据。在分析土遗址病害及保护要求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套加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土的强度性能、土的硬度指标、土的透汽性指标、土的外观性指标、土的加固过程指标、土的耐候性能、土的矿物及微观结构分析等8大类25项指标。针对其中的一些指标,进行了效果评价试验设计,提出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按照论文设计的评价试验方法,选用PS(高模数硅酸钾)、Remmers300(正硅酸乙酯)和TBH(纯丙乳液)三种材料,对几个较典型的指标包括形貌、颜色、透汽性、力学强度(抗剪强度)、表面硬度、加固深度、胀缩性、耐候性(耐水性、耐干湿性、耐盐性、耐磨损性、耐冻融性)进行试验测试,并对加固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实验结果标明,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评价试验方案可行。
其他文献
在杜仲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重要数量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s)定位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已定位的分子标记对41株杂交子代优良单株进行检测,依据优良单株表型值与对应分子
文章围绕医院的基建项目,概述了项目内部控制阶段的内容,分析了内部控制的风险,总结了相关措施对策,以期规范医院后勤基建管理,提高基建项目决策的科学性,确保医院基建项目的
笔者近年来运用针刺配合耳压治疗呃逆,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治疗50例,并设胃复安治疗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大的54岁,最小的12岁;病程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