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泰国曼谷小学汉语课堂教学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行为,如迟到、画画儿、上课随意走动等。此类问题行为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和访谈等方法,对泰国曼谷小学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成因以及教师管理方式进行细致考察,发现了泰国曼谷小学汉语课堂四种问题行为,找到了一般性解决措施和针对四种问题行为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泰国汉语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泰国曼谷小学汉语课堂四大问题行为突出表现为:违纪型问题行为、干扰型问题行为、隐蔽型问题行为和冷漠型问题行为,其中违纪型和干扰型问题行为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最大,冷漠型次之,隐蔽型影响最小。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环境、家庭和教师等四方面,其所占比例依次为43.3%、34.7%、11.4%和10.6%。在泰国小学汉语课堂中,部分对泰汉语教师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学生问题行为,但就总体而言,大多数教师志愿者较年轻、教学经验有限、课堂管理意识淡薄,对学生问题行为未能在发生前及时预防、发生时及时纠正、发生后思考原因,因此课堂问题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对于教师已经采用的管理方式,大多为教师个人教学实践的总结,共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较为缺乏。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从课堂教学策略、课堂秩序角度出发,根据不同问题行为类型提出不同管理建议,并提供一般性课堂问题行为解决思路,包括教师正确认识并主动适应泰国教育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汉语兴趣等。希望能为泰国汉语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提供借鉴,进一步改善泰国汉语课堂教学现状,促进学生有序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