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中体能发展问题的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课程所要承担的任务更加多元化,但是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始终是体育课程最原始、最独特的功能。体育课程的价值定位取决于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在我国,社会对体育课程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身体的要求上。但是自1985年以来,我国4次全国性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表明:尽管现在青少年的营养和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青少年的部分体能指标却近20年持续呈下降趋势。虽然学生体能下降有着广泛的社会、学校教育、家庭原因,然而学校体育作为学生体能发展最有力的促进因素,它的作用不容我们忽视。   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体育课程中发展学生体能的重要性、可行性进行研究,对其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并与国外先进范例进行对比,从而找出我国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体能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研究结果表明,在体育课程中发展体能是目前社会的迫切需要;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同发展学生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文化传承这三个体育课程功能不是矛盾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我国体育课程中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具有“钟摆”现象:在同美国先进范例进行对比后,我国体育课程在体育健身知识传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   体育课程中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和技能,将教育的目光指向“将来”,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   (2)内容安排应以学生体能发展规律为基础,要重视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根据学生体能发展规律科学地安排课程内容。   (3)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和自觉锻炼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之于他们的价值,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4)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空间,使他们具有根据自身需要自行制定健身计划的能力。   (5)注重学生个体评价和社会一般标准的结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他文献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构想教育要为国家培养公民的蓝图,他却在《爱弥儿》中选择先培养“个人”。卢梭的选择在不少研究者看来是前后矛盾的。表面看来,“个人”与“公民”来自
独立学院是在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以及高等教育供求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接受高等教育群体的数量,满足了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多元化的需求,更
万众期待的上海国际汽车展终于在国家会展中心正式拉开了帷幕,以“创新·升级”为主题的2015上海国际车展集中展示了科技进步所演绎的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也让广大汽车
期刊
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考察基于语料库的搭配教学对英语学习者动-名搭配习得的影响。以两个教学班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应用新视野语料库词语检索对实验组实施了为期六周的搭配教
研究生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分析18位研究生的家教经历,探讨其对研究生社会化的影响。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相关概念
学位
我国高校连续几年的大规模招生,教育教学质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普遍焦点问题。高校扩招必然引发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教学质量下降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引入竞争
学位
针对左手材料存在的谐振频率4.5 GHz、带宽宽、低损耗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由三角形贴片与矩形贴片组合构成的新型单元结构左手材料.该结构将电谐振器和磁谐振器都集成在介
武术学校的诞生与发展是当今武术发展的时代产物,它与过去各种武术组织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习练武术的专门机构,都是以培养武术专门人才为主要目的,但二者从办学性质到内容
学位
1907年,罗伯特·贝登堡(Robert Stephenson Smyth Baden-Powell,1857.2.22-1941.1.8)创办了英国童子军,随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青少年组织,而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
本文从调查青年学生思考和处理情境性道德问题的方式入手,分析当代青年学生道德思维的特点。 本研究首先对西方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及我国传统道德思维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