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应用系统中若干安全问题的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P2P技术在网络通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相比传统C/S通讯模式,P2P模式弱化了中央服务器的作用,各个节点之间直接连接通讯。但是P2P应用去中心化的特点也给其带来很多安全问题。总的来说,这些安全问题主要有:P2P应用对传统边界安全保护措施的破坏;P2P节点之间无法建立信任关系,网络内部虚假、恶意内容的传播等。而现有的一些网络安全手段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安全问题,使得P2P软件成为当前计算机病毒和木马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针对这些安全问题提出新的安全保障措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P2P应用对传统边界安全保护措施的破坏,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P2P应用安全监控模型。模型采用分布式的体系结构设计,安全策略由管理员在中央集中制定,但实施则分散到各个主机监控终端执行。这样可以避免在网络边界进行应用层分析所可能造成的性能瓶颈,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策略。对于P2P网络内部虚假、恶意内容传播的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在P2P网络上建立信誉系统,信誉系统收集关于各个节点或资源的信誉信息,然后资源下载节点可以根据信誉系统提供的信息,选择相对可靠的资源提供节点进行下载。本文在原有Beta信誉系统的基础之上改进了其聚合算法和系统结构,使系统能够更准确的反映用户的行为并适合于P2P网络模式中使用。 本文的主要工作有: 1.介绍了目前P2P的主要应用,分析了P2P通讯模式的结构,以及P2P应用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提出了P2P监控系统和P2P信誉系统对解决这些安全问题的意义。 2.设计了一种P2P应用监控系统模型,阐述了其系统框架结构、基本的运行流程、各个模块的结构和功能。 3.详细研究了P2P 监控系统中的技术原理,分析了P2P应用通讯协议,并通过NDISHook Driver技术实现了对网络数据包的拦截和过滤。 4.改进了现有信誉系统中信誉值的计算方法和系统结构。信誉值的计算是依据贝叶斯分析,分别考虑了节点和共享资源的信誉信息,整个系统的实现基于分布式哈希表结构。并且系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对应一些恶意节点可能的欺骗行为。
其他文献
科学计算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大量的数据理解起来缺乏直观性。科学可视化就是用图形图像表示数据,帮助数据理解的方法。随着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发展,高性能计算机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大
本文重点研究神州数码内部业务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篇论文对于系统集成公司的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神州数码集成业务系统,该系统
一次乘出租车,和出租司机聊起某一广播节目,出租司机说,他非常欣赏一档节目中的"医生",因为他回答听众的问题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非常亲切和耐心。听下来,我明白了那是一档推销保
本文以个性化搜索和信息提取为基础,综合两个方向的经验和方法,提出以构造信息库为基础的个性提取和信息推荐方案。 个性化服务是当今网络服务的热点之一。根据对用户的个性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将控制面与数据转发面分离,提供了一种更为灵活、可编程、与厂商无关、高性价比的创新网络架构。而其中网络拓扑发现和路由选择一
该文对NDL逻辑框架进行了扩展.对Kerberos协议和SET协议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们主要着重于在建立的安全框架中实现"不可抵赖"和"不可追踪"两种特性.并希望结合NDL
作者们首先提出了基于温度模式的中心渔场预报:讨论了基于大温度模式的范例推理;针对温度采样点多,权值设置困难的问题,作者们提出了两种模式:自动赋值方法,以及温度温差模式
该文在深入研究软件自动化理论的基础上,以大气质量监测网络为背景,对监测网络 这一特定应用领域的软件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在监测网络抽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客户/服
该文在国家八六三项目"基于气象分析的农作物种植管理软构件"以及省九·五攻关项目"基于GIS的安徽省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测评系统"研究开发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前人工作的总结,
全文共分七章,前言部分论述了论文进行的技术背景,简要介绍了网络对地理信息系统带来的深刻影响;文章第一章详细介绍了Web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非常重要的方向;第二章在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