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抗纤软肝颗粒是湖北省中医院院内制剂,长期以来的临床应用显示其减轻和延缓肝纤维化进程疗效显著。本研究采用抗纤软肝颗粒干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诱导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并分析其对Hedgehog(Hh)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Gli1及该信号通路关键组分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抗纤软肝颗粒调控Hh信号通路、抑制HSC活化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引进人肝星状细胞系HSC-LX2,常规培养及传代,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抗纤软肝颗粒中、低剂量组。常规培养的HSC作为空白对照组;终浓度为10ng/ml的PDGF-BB诱导HSC活化,建立模型组;诱导活化的HSC分别加入浓度为5mg/ml、1.25mg/ml的抗纤软肝颗粒药物溶液进行干预(抗纤软肝颗粒中、低剂量组)。药物作用24小时后收集细胞,TRIzol法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h信号通路相关信号分子Gli1、Shh、Ptc、Smo的表达,分析抗纤软肝颗粒对HSC活化、合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PDGF-B的影响。结果:HSC经PDGF-BB诱导后活化、细胞增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模型组HSC细胞Hh信号通路相关信号分子Shh、Ptc、Smo、Gli1 m RNA表达均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抗纤软肝颗粒中、低剂量组Gli1、Ptc、Smo m RNA表达较模型组减少,Shh m RNA表达较模型组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HSC诱导活化后,模型组TGF-β1及PDGF-B合成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抗纤软肝颗粒中、低剂量组TGF-β1及PDGF-B合成较模型组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够调控Hh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Gli1及相关信号分子Shh、Ptc、Smo的表达,从而抑制HSC活化,减少TGF-β1、PDGF-B的合成,这可能是其减轻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延缓病程进展的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