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设计的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工作性状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unm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桩筏基础的整体性能好,刚度大且与上部结构协同性高,竖向承载能力高,调节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较强,使得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风荷载及抵抗地震作用产生的巨大的水平力,是软土地区和抗震设防烈度高的地区常用的基础形式。  本文采用ansys建立了框-筒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三维分析模型,主要分析和研究了上部结构逐层施工、筏板厚度、地基土变形模量、桩长、桩距及布桩方式等对桩筏基础工作性状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上部结构施工到6层之前,随层数的增加,基础不均匀变形的增幅比较平缓,而达到9层后,基础沉降差的增幅加大,说明上部结构刚度调节基础不均匀沉降的能力是有限的。  (2)地基土压缩模量的变化对基础总体沉降的影响很大,但对基础不均匀变形的影响则不大;随着地基土弹性模量的增高,桩顶反力分布会变得均匀,筏板下地基土分担更多的上部荷载。  (3)增加筏板厚度能减少一定的差异沉降,当板厚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筏板对不均匀沉降的调节能力减弱;筏板厚度的变化对桩土荷载分担比影响不大;筏板厚度增加,筏板下桩顶反力更加不均匀。  (4)等长布桩时,增加桩长对筏基总体沉降有明显减小,但对不均匀沉降影响则不大。  (5)采用长短桩设计基础时,局部桩长的调整对差异沉降的影响显著;随着核心筒下桩长增加,桩顶反力趋于均匀,群桩所分担的荷载增加。  (6)在总桩长相当的条件下,不同布桩方式在减小基础沉降及差异沉降方面效果相差很大,一般情况下,采用“内强外弱”的方式布桩较为合理。
其他文献
该文对水泥搅拌桩挡土墙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抗倾覆稳定性验算进行了探讨.在对现有的各种算法进行总结评述的基础上,从临界倾覆状态和安全系数的合理定义出发,提出一种新的
该文通过对带加强层的高层框架--芯筒结构在等效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的系统分析,研究了此类结构的特性规律,并得出影响结构内力和位移的主要因素有:伸臂、芯筒和外围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人工边坡,为了确保边坡的安全性,常常需要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挡墙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边坡支护结构,被大量
该文研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弹塑性分析方法,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主要作了下列工作:用宽柱框架法对并联剪力墙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求出了内力、变形及裂缝开展的过程;
砼加固结构与普通结构在设计要领上存在着本质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新旧结构之间存在着应力滞后及共同工作作用,这是影响砼加固结构使用效能的两大关键因素.该文从新旧
泥石流是我国西南山区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通常具有突发性、隐蔽性、破坏力强等特点。泥石流灾害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汶川地震后泥石流活
该文对安装了粘弹性阻尼器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的时程分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文系统地介绍了粘弹性阻尼器和受粘弹性阻尼器控制的结构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主要介绍了
该文给出矩形薄板在横向荷载作用下线弹性弯曲的一般解析解.该解析解是采用分离变量法,从小挠度薄板的经典控制微分方程导出的.在一般解析解中,挠度函数W(X,Y)包含了单三角给
该课题主要研究钢筋砼偏心受压柱粘钢加固后在单调加载过程中的受力性能.首先从理论出发,运用叠加法建立起了计算加固柱的极限承载力的公式,并力图使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简捷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快速开发,海底管道在海洋油气运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满足运输工艺的要求,石油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输送,但这样会导致海底管道膨胀产生较高的轴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