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福州市高速发展,带来了人口爆发式增长、交通日益拥堵和城市环境恶化,研究城市区域资源环境整体承载力相关问题已迫在眉睫。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描述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因此,明确对资源环境承载力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进而针对福州市资源环境的状况对相关变量进行调控,模拟仿真资源利用、环境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是提高承载力的有效方法。参照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分别从经济、资源、环境三个系统中选取指标构建福州市区域资源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对相关指标进行赋权,并利用TOPSIS法对福州市区域资源环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绘制福州市的资源环境因果关系图。最后,利用该因果关系图构建福州市资源环境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2007-2017年福州市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相关数据进行调试和检验,该模型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历史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较好地模拟福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趋势。结合福州市特点,选取十二个参数进行调控,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设定四种情景,模拟未来福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全球协同情景:福州市人口总数较少,但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且整体资源需求量较少;粮食种植面积保持稳定提升;到2020年,消耗总量控制在我国规定的范围之内;污染物COD排放量也较小;2020年SO2排放量均达标,保证区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环境,尽可能实现环境友好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但在发展的后期阶段会带来环境问题。实力秩序情景:人口最多,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严重污染了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属于一种较差的发展模式。因高度关注小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且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现有的生态系统,促使本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出现了愈加严重的环境问题。适应组合情景:人口数量较多,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偏低,无法更好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当地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预计发展到2020年,其基本的能源消耗总量明显会高于“十三五”规划的控制量。技术家园情景:人口较少,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水资源需求较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是一种更好的发展模式。在这一发展模式之下,可以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处理各种环境问题。考虑到现代经济发展情况,优先使用全球协同和技术家园的发展模式。为了保持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增高,在必要条件下也可以选择全球协同的发展模式。在后期发展当中可以逐步向技术家园的发展模式转变和升级,早日实现人口经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整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