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市场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封闭式,而是正在转变为全球开放型市场,这是没有国界与地域限制的。全球开放型市场必然会给企业带来管理模式、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上的变革和挑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制造业公司的及时制(Just-In-Time,后面都采用JIT代替)向世界各国传播起来。之后,美国公司的管理者们开始更加注重对库存的管理,存货水平也逐渐降低,库存水平较低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也获得了更高的回报(Chen,Frank & Wu,2005)。JIT模式的管理思想已经成为新一代企业发展追求的热点,正在向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渗透。从理论上讲,企业存货可以通过多条途径影响企业绩效和公司价值。存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已经被国内和国外的长期实证研究所证明。因此,研究企业的存货至关重要。企业的存货管理与企业产品需求量、产品市场价格、健全的生产体系及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都有很大的关系,先进的存货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提升,从而推动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如果存货管理效率低下,则会严重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现在,我国制造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愈来愈越激烈,而客户的需求也越来越趋于多样性和多变性。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内的企业的库存管理出现很多难题,其中包括采购原材料的周期过长以及库存控制越来越困难等方面,这导致制造企业的库存成本不断增加,同时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制造企业越来越重视其库存水平和库存管理问题,努力降低其库存水平及库存成本。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库存理论研究、企业绩效研究、库存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的文献的基础上,以我国制造业1803家上市公司在2003-2014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库存变动趋势及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2003-2014年的库存天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包括总库存、原材料和在产品),但各个行业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宏观经济因子GDP、CPI等对库存水平的变动产生影响;企业库存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是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并不是库存越少越好。此外,本文还发现,不同细分子行业下,库存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又有所不同。总之,存货持有的变动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通过这一研究,可以对二者关系有进一步认识,为我国制造企业库存管理活动以及提高企业绩效提供有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