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中的物质文化与个体命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len4hy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香》是王安忆将笔触转向历史深处的一次书写探索,小说不仅以明朝的上海为背景依托,顺次展开申氏家族三代男女众相的悲欢离合,更是涉及到以园林和绣品为代表传统物质文化。《天香》问世以来,学界多倾向于从“城市”角度探讨文本,却忽略文本本身的复杂性和文本内部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即试图以“物质文化与个体命运”为切入角度,通过材料爬梳与文本分析,对小说中的两种物质:园林与绣品进行考察,既关注园林与绣品本身具有的特征,又将二者分别与小说中两种性别主体结合进行探讨,还将园林与绣品置于历史的动态变化中加以观察,并最终在对小说语言的辨析中,从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把握中探讨小说的丰富性。正文部分第一章主要探讨传统物质文化的表征之一:天香园,以及依托于天香园空间的男性主体。对于天香园的探讨,侧重于分析古典园林建筑的空间特征,以及“秩序”与“去秩序”的双重主题,并以后者对前者的超越来把握天香园的特殊性。对男性主体的探讨,依托于西方空间理论,从空间与人物的互动关系入手来分析空间与主体之间的双重“叛逃”现象。第二章主要集中分析文本中出现的另一个传统物质:天香园绣,以及绣的创造者:女性主体。对天香园绣的探讨,侧重于分析绣的历史记忆,挖掘历史中的绣品与绣品中的历史渊源。而对女性性别角色的探讨,集中在分析人与天香园绣之间的复杂关联,并以此入手来剖析绣对人与人对绣的双重意义。第三章将天香园与天香园绣置于历史的动态关系中加以把握。一方面,分别分析园的衰败和绣的发展,二者以自身经历上升下降的循环轮回与相互之间盛衰交替的模式实践着保存传统物质文化的最好方式。另一方面,又将园与绣放在自然和人的关系中考察,在与自然的比较中,显示出作为历史现象的园与绣的短暂性;就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而言,人的行为与园绣的创作都要顺应自然法则,而自然的无序性又将人的劳动与智慧提升到艺术的高度。第四章着重于分析《天香》的语言。一方面,语言是与园、绣并行不悖的另一种“物”。借助萨特的理论,《天香》在语言风格上呈现出物化的倾向,语言的物化成为《天香》语言的一大特色。另一方面,语言本身所具有的超越物化的力量同样体现在《天香》中,成为沟通园与绣、男女性别主体的重要线索。
其他文献
文章从跨境电商人才要求的市场环境出发,分别从工作岗位、职业发展、课程设置等方面对跨境电子商务'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并对构建目标、构建思路和
"龙江丝路带"策略下,黑龙江省传统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进入快车道时期,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也对跨境电商的发展高度重视,给予
为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广东省地方经济发展,文章通过对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调研分析,以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
通过对无磷洗衣粉的流动性及形成结块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洗衣粉厂实际生产工艺过程,提出了通过控制配方结构、改善工艺参数控制、在后配料工序加入固体物料等解决方案
基于2005—2016年我国及投资东道国的面板数据,从不同的投资动机出发,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ODI)逆向技术溢出能提升经济增长的效益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痛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痛风患者共6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焦炉机车是炼焦生产的主体设备,炼焦生产过程中要求推焦车、拦焦车、熄焦车、装煤车及除尘车五大焦炉机车相互配合协同作业,才能确保炼焦安全和高效的生产。因此,提高焦炉机
微成形零件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高材料利用率、低成本等优点在微机电系统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尺寸效应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微成形技术的快速发展。金属材料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在
目前统计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导源于认识上的误解,有的导源于观念上的偏见。我们应正确看待中国统计国际化的问题,不能纯粹为发泄与发达国家政治上不平等、经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