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生的健康与发展事关民族前途和国家未来,近几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有不断提前的趋势,随着时代发展,学生的性观念逐渐开放,但同时他们普遍缺乏对于性健康和生殖健康知识的正确认识,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着性传播疾病及性别暴力等多方面风险,通过学校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至关重要。本研究从文本分析与实证研究两方面入手对中小学生学校性教育进行探索,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昆明市两所学校共1800名中学生进行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与性法制三个方面的考察,了解近十年间中学生接受性教育情况以及需求变化;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2009至2019十年间涉及青少年性教育的文献进行共词聚类分析,通过梳理文献的方式了解近十年我国中小学生性教育的研究热点。结合问卷调查及文本分析结果,设计出适合实验学校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设计,并对实验学校小学学段及初中学段的669名学生开展性教育课程教学。利用具有较好信度、效度的性教育评价量表对其实际性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展开评估。通过对近十年间国内中小学生性教育研究热点进行共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文献总发文量较少,发文量增加速度较缓慢,但是总体上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研究热点多集中在“健康知识”“性行为”“性道德”“性认知”等方面;对于全面性教育的研究开展时间较晚且发文量少,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仅一人。通过对昆明市两所中学初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现为被试获取性教育的来源存在性别差异,男生获取性教育的首要来源为互联网,女生获取性教育的首要来源为学校老师;性生理知识是中学生所接受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女生中九成以上接受过性生理知识相关教育;中学生对于性传播疾病的了解情况有随年级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但不同性别的掌握情况存在有不平衡性;对其自身性别悦纳程度有随着年纪增长逐渐降低的趋势,女性中学生对自己性别的悦纳程度低于男性中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中学生对性少数学生持友善、包容的积极态度。通过实践研究收集到的前、后测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性教育教学过程中需适时适度的传递全面的性知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性教育核心素养养成;性教育教学中需防范性别刻板印象对学生的消极影响;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性教育阵地;系统性的性教育课程有助于中小学生构建正向性态度。在本研究中介绍了性教育课程大纲及教学案例,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期望对今后中小学性教育课程开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