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好冲突的复杂大群体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f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特大灾害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应急决策是一个多元组织型协同决策,涉及众多不同层次的组织和决策专家的智慧。预案研讨、修正和应急决策等涉及的决策群体具有较大的规模性和高度的复杂性。决策成员由于其背景、知识和信息对称性等差异再加上决策环境和决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其决策偏好必然存在冲突。要在高时间压力下选择一个科学、可行和可接受性强的应对决策方案就是一个在应急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冲突性决策是应急管理与决策中的重要科学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群决策冲突协调方法方面有一些研究成果,但比较分散,没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冲突性决策模型。同时对大群体决策的冲突性决策方法研究很少。因此本文基于偏好冲突建立了多目标多阶段复杂大群体应急决策模型和马尔科夫冲突状态转移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非常规突发事件及特征结合突发事件应急决策问题和决策环境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与经典决策进行区别比较,分析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及其特征。(2)基于偏好冲突的多属性多阶段大群体应急决策研究本文根据应急决策过程中各决策阶段权重未知和专家意见冲突性的特点,基于冲突矩阵建立目标规划确定阶段权重并基于冲突修正聚类的权重。在定义基于偏好矢量的与理想方案的贴近度和基于偏好冲突矢量的与理想方案贴近度的基础上构造基于冲突的多属性多方案应急决策方法模型。(3)基于马尔科夫冲突状态转移的大群体应急决策研究在实际的决策问题中,决策成员对快速变化的决策环境认识不断增强的表现为决策者对决策偏好矩阵的调整。决策成员抱着达成共识的意愿,结合自己的经验、知识和性格等,会对群体意见有所妥协。将每一轮偏好的调整都看做是一个离散的时间点,每次调整后的冲突对应于一个冲突状态,根据有限的几轮冲突消解过程构造冲突状态转移矩阵并由此可以预测整个决策过程方案的冲突状态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大连市的各个高校开展慢投垒球运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以此来论证大连市的各个高校是否适合开展慢投垒球运动。本文采用了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拥有所有国家中最多的上网人数及现实社会中个人信息立法的空白,频繁发生的个人信息侵权案件跟跨国贸易中有关的信息审查,这些形成强烈的对比,都在催促着尽快立法规范我国个
在20世纪30—40年代的乡村建设中,晏阳初与梁漱溟皆以教育入手,但二人的教育思想却具有鲜明的差异。晏阳初的教育立足于现代民本政治观,思想更趋向于西式,而梁漱溟以儒家思想
当前中国环境问题不断突出,因此,对环境监测任务要求不断增强。鉴于此,文章介绍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监测组织结构和发展历程,总结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体系的特点。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体系对中国的启示,提出了加强环境监测的立法工作,完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加大环境监测市场化机制建设;"补齐短板",完善环境监测网络等政策建议。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目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需要,人口统计信息数据分散于各部门,缺乏“标准化”
观光农业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核心“抓手”之一,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将日本、马来西亚作为比较对象,以变异系数法确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融合,以移动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越来越好地支撑移动终端上集成的、满足用户需求的综合信息服务业务,由于突破了时空限制,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