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安森的广州之行——解读十八世纪英国人对中国的认知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qx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森的环球航行(1740-1744)是英国海军航海史上著名的事迹。无数新闻报道、私人信件和航行结束后出版的日志将这次伟大的探索记录下来。安森一行在中国广州短暂停留,这段历史对于研究十八世纪中英关系具有独特的意义,因为安森领导下的“百夫长”号是第一艘出现在中国海域的英国战舰,且如果不是广州向安森提供补给和其他帮助,安森也不会成功截获西班牙的马尼拉大船,船上的宝藏挽回了安森在航行早期的败绩。本研究将基于十七、十八世纪的第一手文献,力图理解安森一行在中国的经历,以及当时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可能对后来英国对中国态度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第一手的历史数据和第二手的文献的解读脱离了以往研究惯用的萨义德的东方学视角。第一章主要梳理了航行前可能对与中国和中国人有关舆论产生影响的重要文献和人物。第二章提取以安森广州之行的四位亲历者为来源的四种视角,还原当时的事件和安森一行对中国的认知。第三章从航行及其文献在英国国内的接纳程度、航行后拜访英国的中国手艺人以及十八世纪的中国热三个角度来衡量安森环球航行的总体影响。研究发现,尽管航行形成的历史叙事构成了中国和中国人总体消极的形象,但航行并未改变整体上英国人对中国的认知。
其他文献
南宋天台宗僧人法云所作《翻译名义集》(1143年),是一部摘列佛典中梵语名词,对其进行分类编纂、详细释义的佛教梵语译名词典。全书收词目一千多条,在对这些词目进行注解释义的过程中,法云广引各类书证,为其标示读音、阐释词义、说明典故,其外典引书有较大研究空间。  以宋刻本《翻译名义集》,即南海潘氏所藏之宋刊本,为底本校对并建立《翻译名义集》数据库,在其中将引外典词条检索出来。检索得到《翻译名义集》中共
朗西埃赋予艺术“美学再分配”的效用,应该说这在西方美学史上并不罕见,但朗西埃政治美学的价值在于对“艺术对既有的感性分配进行打破和重组的方式”进行了独特的阐释,而国内外学界主要集中在“艺术的美学体制”的研究却忽视了这一核心问题的探讨。由此,论文将重点对“朗西埃政治美学的美感运作方式在艺术领域中是怎样的”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细化来说,要解决超越性的美感怎样体现于艺术中,艺术中的美感通过怎样的方式被感知,
《太平御览》(983年)由北宋李昉、扈蒙等学者奉敕编纂的综合性类书。目前学术界对《太平御览》的研究主要集中於辑佚方面,其研究空间还很大。  论文以中华书局1960年影宋本《太平御览》爲底本,将文本数字化,并建设语料库。运用文献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方法,藉助计算机辅助,整理引书并分类,摘录《尔雅》引文并按照其在今本《尔雅》中的顺序条列其目,进行梳理研究。  《太平御览》引书种类衆多,其中引书1948种
《翻译名义集》(1143),南宋法云撰,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梵汉对译佛教辞书。其广征博引,保存大量汉字古音古形古义,对古书辑佚、文字考证、辞书编撰均有重要作用。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或是内容收录重编,或是书本简介,还有很大研究空间。  以宋刊本《翻译名义集》为底本,借助语言学与文献学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计算机技术辅助,对文本数字化,建立数据库,对《翻译名义集》引内典问题进行梳理及研究。  《翻译名义集
在这个以科学、理论为信仰的时代,含有非理性成分的神话却成为当下的一大热门话题。自本事的概念为人们所重视以及本事迁移理论提出之后,神话本事作为本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纳入研究的重点,而当下人们对含有神话色彩的艺术的追捧更加激发学者们对神话的本源故事进行探索。神话本事的迁移机制与向度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有关本事及神话本事的概念尚没有明确的界定,神话本事的迁移过程会因各种因素而充满“不确定性”,因此神
学位
[db:内容简介]
学位
批判性思维作为人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是21世纪的大学生亟待激发和培养的一种思维模式,其源头可追溯至苏格拉底的问答教学法,这说明教师提问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紧密相关,而后来的实证研究也印证了此观点。教师提问是激励学生思考和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其问题的认知难度直接影响学生思考的深度。高认知难度的问题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高层次的认知能力。此外,有效的课堂互动促成教师或学生一方和另一方对话,并创造有效学习空间的
学位
小组活动作为交际教学法的一种课堂活动形式,在世界各地语言教学中被广泛运用。英语课堂小组活动虽然广受中国大学英语课堂欢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堂沉默、组员练习时间分配不均等。  本研究旨在探究英语课小组活动中学生小组成员角色以及其影响英语学习的途径,最终提出教学建议,以鼓励学生承担积极的小组成员角色。本研究采取群体动力学视角,借助交际教学法、功能角色理论和互动角色理论以及四个有关语言学习小组活动
学位
英语语言习得往往受到学习者自身的地区语音系统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负迁移。本文以淄博方言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淄博方言对英语语言习得的负迁移。山东省可以划分为鲁东区、东潍区、鲁西区和西齐区,淄博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归属于西齐区。了解淄博方言对英语辅音和元音习得的影响有利于帮助淄博方言区学习者克服方言对英语语言习得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对淄博方言和标准英语的语音系统进行研究,希望纠正淄博方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