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三阴交穴对原发性失眠患者PSQI与PSG的影响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nipishiw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电针分别刺激三阴交穴和非经穴治疗原发性失眠,观察两种方法对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多导睡眠图(PSG)的影响差异,从而对三阴交穴治疗原发性失眠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以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根据来访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三阴交穴组与非经穴组,每组各36例。治疗方法:三阴交穴组取三阴交穴(双),非经穴组三角肌和肱二头肌交接处(双);患者仰卧位,针刺得气后加电针,连续波60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时间为30min。1个疗程为5天,其间间隔2天,连续治疗5个疗程,结束的4周后进行随访。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为主观指标,多导睡眠图为客观指标,通过采集治疗前、治疗后的两个时点的相关疗效指标的数据,总结二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通过统计得出失眠患者年龄、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组内比较和组间比较:(1)PSQI疗效评价(1)组内比较:三阴交穴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对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以及PSQI总分等5个因子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相比,皆有显著差异(P<0.05);对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等3个因子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相比,皆无显著差异(P>0.05)。三阴交穴组治疗后与随访期,对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以及PSQI总分等4个因子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相比,皆有显著差异(P<0.05);对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等4个因子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相比,皆无显著差异(P>0.05)。非经穴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对睡眠时间以及PSQI总分等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相比,皆有显著差异(P<0.05);对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等6个因子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相比,皆无显著差异(P>0.05)。非经穴组治疗后与随访期,对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以及PSQI总分等8个因子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相比,皆无显著差异(P>0.05)。(2)组间比较:三阴交穴组治疗前与非经穴组治疗前,对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以及PSQI总分等8个因子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相比,皆无显著差异(P>0.05);三阴交穴组治疗后与非经穴组治疗后,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以及PSQI总分等8个因子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相比,皆有显著差异(P<0.05)。三阴交穴组随访期与非经穴组随访期,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以及PSQI总分等8个因子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相比,皆有显著差异(P<0.05)。(2)PSG检测结果:(1)组内比较:三阴交穴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对觉醒次数、入睡后清醒时间、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等4个因子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相比,皆有显著差异(P<0.05);非经穴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对觉醒次数、入睡后清醒时间、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等4个因子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相比,皆无显著差异(P>0.05)。(2)组间比较:三阴交穴组治疗前与非经穴组治疗前,对觉醒次数、入睡后清醒时间、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等4个因子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相比,皆无显著差异(P>0.05);三阴交穴组治疗后与非经穴组治疗后,对觉醒次数、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等3个因子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相比,皆有显著差异(P<0.05);三阴交穴组治疗后与非经穴组治疗后,对入睡后清醒时间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阴交治疗失眠有效;针刺三阴交穴可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效率、使其睡眠质量显著提高,并延长失眠患者的睡眠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用电针仪疏密波不同档次及连续波分别刺激头面部的颧髎穴,四肢部的曲池穴及躯干部的大肠俞穴,观察其各自穴位感时间(—)衰减规律和体区特性。   方法:将健康志愿者随机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   方法: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瑞康医院肝病中心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