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越诉制度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诉,即越级而诉。古代中国很多朝代都禁止越诉,认为这样会破坏正常的诉讼制度,中央权威会受到挑战。但是两宋时期却一反常态,广开越诉之门,与宋代前后的朝代皆为不同。为什么越诉在其他朝代屡被禁止,却在宋代被解禁?宋代解禁越诉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背后有什么原因?广开越诉之门后,越诉的案件以怎样的程序机制运行?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分析了宋代解禁越诉制度的原因,并对宋代越诉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梳理。本文的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宋代越诉制度发展概况,宋代之前的唐代禁止越诉,北宋初期同样禁止越诉。北宋神宗熙宁年间,越诉之禁渐开,到南宋时期制度化,最终制定了与越诉相关的法律。究其原因,主要是宋代统治者重视法律,以及宋代所处的环境推动了诉讼风气不断发展。第二部分介绍宋代越诉制度的具体内容,首先,通过对《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几个经历过越诉阶段案件的梳理,分析当时“名公们”处理越诉案件的方式方法,他们坚持依法断案,断案要给断由,超越了传统人伦纲常的儒家思想;其次,是对越诉案件按照受理的类型进行分类,简要介绍了民众上诉时应当遵循的状式格式,阐明宋代诉讼案件的受理层级和处理时效,以及由此产生的越诉案件的法律规制;最后,是对宋代越诉制度特点的总结,越诉案件及其法律规定多发生在江南地区,以解决经济纠纷为主,且越诉成本低,程序简便,无需经过严格的审级要求,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越诉,经过两次审判后,获得的审理结果也相对公平。第三部分是对宋代越诉制度的影响及其现代启示的思考,解禁越诉制度,在宋代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由此引发了士人的广泛争论,支持越诉制度的人认为越诉制度有效监督了官员的不法行为,还拓宽了民众的诉讼权益,反对者认为越诉制度的存在加剧了宋代“冗官冗杂”的现象,案牍累积,破坏完整的诉讼体系;同时,越诉制度惩治贪腐的立法目的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元代的诉讼制度,只不过由于古代中国专制集权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因而明清时期又重新禁止越诉制度。本文认为,宋代解禁越诉制度的目的是加强皇权统治、惩治官员贪腐行为、稳定民众经济生产生活。解禁越诉制度使民众的诉讼权利得到了延伸,民众有了更简单便捷的诉冤渠道,这也是宋代立法具有技术性色彩的体现。然而,越诉制度作为诉讼制度的补充,如果诉讼体系足够完善,法治清明,民众则没有越诉的必要,由此可见,只有真正的法治社会才能给人民带来高度保障。
其他文献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作用。现今,帮助学生解决寝室矛盾、引导学生积极重塑人际关系已成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
反战反法西斯蒂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主席:(1)我们眼看着帝国主义战争的危机一天天成熟了。中国将成为强盗们分赃的战场,中国的劳苦大众将受着帝国主义飞机大炮,毒瓦斯的轰杀,
会议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近几年来我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呈指数型增长,这意味着网络将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
近年来,宁夏地质局党委坚持"围绕地勘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地勘"的理念,探索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通过"六个融合",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有力地彰显了地质工作技术支
背景: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上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其中糖尿病性心脏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发生猝死。但是,对于糖尿病引起的心脏病的防治药物尚且缺乏。中药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主要成分为肉桂醛和肉桂多酚。肉桂在心血管保护方面有一定效果,但未见对糖尿病性心脏病有保护作用的研究报道。目的:本研究是探讨肉桂及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过程中,我国祁门红茶行业积极进行自我提升,实现产业升级的同时给产品注入品牌文化内涵,以在国际茶市场中跳脱出来完成茶叶复兴显得尤为重要。将历
学位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量的数字图像被制造出来并被广泛传播。在数字图像被分享传输的过程中,这些图像的所有权或者来源往往需要被确定。为了能够对这些数字图像进行有效的版权保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日益普及,作为信息重要载体的数字图像、音视频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社交平台、商业广告、影视产业中随处可见。其中,相
宋代是我国市井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许多后世市井中出现的文化现象都能在宋代找到源头。在宋代,坊与市的界限被正式打破,大大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正式形成。工商业的繁荣与逐渐壮大的市民阶层促进了宋代市井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于是,宋杂剧、歌舞百戏、说唱艺术、民间小唱等艺术形式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兴起。这些艺术形式丰富了市井文化的内涵,不但满足了市民阶层兴起后的精神需要,而且在互相吸收和杂糅中出现了许多新